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7日讯 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座谈会在昆明举行。据了解,我国食用菌资源分布广泛,随之而来的是每年因误食野生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和湖南等地区,强化做好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十分必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监管二司司长马纯良在上述座谈会上表示,为有效防范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各地食药监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山区居民集中居住点周边、农村集贸市场、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为重点,在野生蘑菇采购、加工及流通等环节切实加强管理。
接下来,国务院食安办将联合国家卫计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部门加强野生毒蘑菇种类、毒素类型、中毒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基础研究,进行野生毒蘑菇快速识别技术与仪器的研制。督促地方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科普宣传、培训教材和监管执法。
对于食用野蘑菇造成的中毒情况,据新华社早些时候报道可以发现,6月11-14日期间,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了14例蘑菇中毒患者,这些患者在入院前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诊断为胃肠炎型毒覃(菌类)中毒,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情况良好。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志伟对媒体表示,每年汛期都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像灰花纹鹅膏菌、裂皮鹅膏菌、条盖盔孢伞、假褐云斑鹅膏菌、赤脚鹅膏菌等野生菌类都含有毒性,群众误食后可出现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神经精神型等毒覃(菌类)中毒。灰花纹鹅膏菌所含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误食后易损害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损害明显。
长沙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曹理言提醒,市民不要随意采摘、购买或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类,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类似中毒症状,应尽快排出毒物,如催吐、洗胃等,并第一时间内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或留存毒菌影像,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除了新鲜蘑菇造成的中毒危害,食用报道中少见的干野蘑菇同样有中毒可能。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钟凯博士撰文称,食用干野蘑菇同样有危险。
他举例称,2016年8月,陕西一位村民从流动摊贩处购买了野生干蘑菇,回家食用后导致一家三口中毒,幸亏送医及时,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后转危为安。2017年5月,另一湖南长沙居民去广西出差,回来的时候买了当地所产干野蘑菇,结果导致夫妻二人中毒,送医时并已有肝肾损伤迹象,所幸经过抢救脱离危险。
钟凯表示,干野蘑菇中毒相对鲜野蘑菇少,与食用量、晾晒和烹制方式等有关系。但需强调的是,毒蘑菇里面的毒素十分复杂,具体的成分并不十分明确,而且一个毒蘑菇可能有多种毒素,甚至同种毒蘑菇含有的毒素都有可能不同。
正因如此,毒蘑菇中毒的救治难度大,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只能是催吐、洗胃、护肝等支持疗法,依靠人体代谢功能慢慢排除毒素。野生蘑菇中毒很危险,公众千万不要以身犯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