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渔业过度发展造成捕捞能力严重过剩,急需做“减法”。国家调整完善了“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双控”制度,今年的海洋伏季休渔期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科学延长休渔时间,让渔业资源得以恢复。耕海牧渔、增殖放流,推动了我国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史上最严”的海洋伏季休渔期于9月份结束,沿海各地陆续开渔,喜获丰收。在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博贺渔港,渔民表示捕获量较休渔前增加了30%左右,一些多年不见的鱼重新出现。
今年的海洋伏季休渔期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科学延长休渔时间,让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不少地方的渔民反映,海鲜个头和数量都明显好于往年。消费者则感受到市场上的海产品货源格外丰盈,多种海鲜价格一路走低。
多年来,渔业过度发展造成捕捞能力严重过剩。据估算,我国管辖海域渔业资源可捕量约为800万吨至900万吨,但实际年捕捞量约为1300万吨。过度捕捞导致鱼越捕越小。同时,浅海滩涂养殖过多过密,超出养殖容量。一些湖区、库区养殖遍地开花,密度过大,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
从过度捕捞、粗放养殖走向耕海牧渔、增殖放流,推动了我国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农业部持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淘汰不合理的超高密度池塘养殖、近海普通网箱养殖、内陆大水面投饵网箱养殖等养殖方式。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218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7个,今年将继续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0个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0个以上。
今年,为进一步加大控制捕捞强度,国家调整完善了“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双控”制度,要求到2020年,全国压减海洋捕捞机动渔船2万艘、功率150万千瓦,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减少到1000万吨以内。沿海11个省份纷纷立下了“军令状”。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减船数量已达4054艘、压减功率33万千瓦,完成了下达的分年度减船任务。
近年来,我国渔业快速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1/3的优质蛋白。如今,全世界每3条鱼中,就有2条由中国养殖。然而,从2014年起,四大家鱼等传统水产品供给过剩,有的甚至压塘严重,一些地方卖鱼难,面临产品结构优化、消费水平升级的新问题。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张显良说,要“养得好”,推动养殖结构优化,鼓励渔民多养生态鱼、适销对路的鱼,增加优质安全水产品生产,调减过剩的大路货品种,减少无效供给,让优质鱼虾蟹贝走进百姓家,成为家常菜。同时,要“卖得好”,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鼓励水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支持开展水产品信贷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优质水产品进超市、进社区。
目前,各地正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江苏省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重点培育了河蟹、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等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全省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总面积的74%,其中河蟹产值近300亿元、虾类产值超200亿元,“虾蟹经济”特色明显。江西省着力打造特色渔业集群发展,重点培植11个重点渔业产业集群,涵盖20多个水产养殖品种及30多个渔业重点县市区。
“渔业发展的关键是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类型,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张显良提出,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和远洋渔业,推动渔业技术装备升级。长江和珠江流域要重点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综合种养,减少养殖污染,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三北地区要积极开展湖库等大水面增殖,发展冷水渔业和节水养殖。(记者 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