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外媒称, 在英国投票脱欧后,中国官员表示愿意与英国开展贸易谈判,从而提升了英国经济在脱离欧盟后可能获得新动力的希望。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7月6日报道, 英国脱欧的批评人士警告说,英国脱欧后可能会陷入孤立并与世界经济脱离,但中国的意向表明两国可能会签署协议。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官员邢厚媛说,欧盟让中国感到失望。
有报道称,西欧局势将推动中英两国签署贸易协议。
英国负责贸易与投资的国务大臣普赖斯勋爵正在香港访问,他提到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签署贸易协议的可能性。
他在香港英国商会说:“我对未来感到乐观,尤其是对于帮助创建第二个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第一个黄金时代建立在和平、繁荣、新的贸易市场和艺术兴盛的基础上。”他还表示,他将推动“与欧洲继续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7月6日报道称, 最近的一项调研跟踪研究了卡梅伦政府是如何决定冒着与欧盟和美国政治关系紧张的危险而与中国结成有利可图的新型关系的。英国退出欧盟令人对其风险防御能力产生怀疑,因为它很可能消除了英国与北京谈判时握有的最佳筹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伦敦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心、特别是作为中国通往欧洲的金融门户的地位。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人民币离岸结算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去年多国蜂拥加入北京发起成立的新的国际银行的事实表明:这块业务在欧洲不乏竞争者,尽管找到另一座能与伦敦相提并论的城市并不容易。
外交上,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经济伙伴和战略角色的疑虑渐增的情况下,北京将丧失卡梅伦政府在欧盟内部就争议问题进行辩论时的友好立场,比如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卡梅伦内阁与布鲁塞尔就退欧后的贸易协议谈判陷入僵局,这导致英国把贸易代表团带往非欧盟国家。特别是,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承诺要对中国双倍下注。英国可自由达成贸易协议的权利是脱欧派的著名依据,伦敦可以从与中国和瑞士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中获得鼓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长期未取得进展。理论上,第三方应优先考虑进入欧盟约4亿人口的市场,而不是英国6500万人口的市场。但与欧盟谈判的实际经验可能令中国相信,有总比没有强。
就吸引中国企业而言,考虑到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公司已在英国成立分支机构,对于吸引欧洲大陆的目标客户,英中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并不能完全代替欧洲单一市场。面临威胁最大的是来自中国欣欣向荣的技术部门的投资,因为英国脱欧后将深陷人才流失之忧。
然而,底线是,除了单一市场和欧盟权力走廊之外,英国没有什么可向中国提供的。虽然英国目前是中国对欧投资的最大接收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是朝着其他欧洲国家和高科技公司,英国在这方面却并非欧洲的实力最强者。上周当英国代表团飞离布鲁塞尔时,德国工业自动化专业公司库卡为一家中国公司的并购扫清了道路。可以预见的是,英国退出欧盟后,北京将效仿华盛顿,逐步与柏林交好。德国现在无疑是欧盟的主导经济体,也是在欧洲成就事业的中间代理商。
卡梅伦政府消耗了大量政治资本,把英国打造成“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现在却面临难以拉住华盛顿和北京的困境。前者因其“不断接纳和包容中国”而采取疏远态度,后者则在双边关系中日益占据力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