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上半年,在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
结构调整加减并举
在荣昌东街6号,一座银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每年都要迎接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等全球各地的机器人领域精英。参会者或许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充满现代设计感的会展中心,原本只是北人集团一个普通的装配厂房。
通过改造升级,老厂房华丽变身,成为了集会展交易、设计研发、试验检测、产业孵化器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人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区。从传统制造业到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北人集团产业升级的背后,是北京传统工业企业向高精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年。从上半年数据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改革中不断提升,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新兴经济快速发展。”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江倩介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达11.6%,高于工业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接近一半。工业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医药制造业增长19%,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此外,1至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六大领域,规模以上非公经济收入增长15.8%,快于六大领域收入整体增速8.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有加也有减。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调整退出一大批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推动教育、医疗单位向外转移布局。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减少355家,6成以上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其中城六区减少190家。
动力转换新老更替
年中的“6·18”促销节期间,京东等纷纷推出机器人、无人机送货业务,用新技术探索新服务;老字号菜百则在电商平台全线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既节约了经营成本,又提升了订单发货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当日销售额近800万元,同比增长了一倍多。销售火爆的背后,是品质消费、便利消费、绿色消费的新理念。
与过去消费结构相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升级,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速度越来越快。
“2006年以来,本市消费率超过投资率,今年消费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庞江倩介绍说,上半年市场总消费额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增长12.7%,增速超过商品性消费7.1个百分点,占市场总消费额的比重达到53%,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5%。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升级类消费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动力强劲;单从投资内部来看,也更加突出社会效益。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成,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务、绿化等领域。保障性住房投资持续增加,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23.1%,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此外,棚户区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增速接近60%。
说到动力转换,不能不提科技创新。近两年,创新驱动已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之一。从1至5月监测数据看,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增长16.3%,其中,先进制造、环境保护、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收入增速均在20%以上。
发展成果与民共享
“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体现在发展可持续性的不断增强上。”庞江倩解释,这种可持续性,就包含着发展成果与民共享,让居民腰包越来越鼓。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增速比一季度高出0.7个百分点,与经济发展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16元,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3元,实际增长6.1%。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4所学校今年将全部开工,平衡教育资源。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年底开工,为通州居民提供专科优势突出、综合诊疗水平全国一流的医疗服务保障力量。
从全市情况看,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1.6%、15.5%和12.3%;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增长8.4%,销售面积增长21.9%。二季度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9%,继续处于较低水平。
备受市民关注的“菜篮子”价格保持平稳。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走势温和。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4.7%。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7升1降。
本报记者 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