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国内不少著名景点都沦陷在共享单车的“围剿”中。从杭州西湖到上海人民广场,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北京恭王府……扎堆停放的共享单车甚至成了新景点,引来不少老外拍照留影。(5月2日《扬子晚报》)
共享单车的快速普及甚至可以说是泛滥增长,很快形成公共秩序的困扰,主观方面它放大了社会文明的短板,但客观方面依然是道路、停车等公共交通资源的供给十分短缺。现有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交通格局中并没有自行车的地位,即便是倡导绿色出行走在前列的城市,非机动车设置也是十分有限,仅是机动车交通主流的点缀,更谈不上能够提供大量的单车停靠设施。道路交通尚且如此,旅游景点的短板则更突出。
共享单车绿色环保无须质疑,而相比于机动车,它更便利、灵活,这也是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原因之一,此外它的利用效率更高、道路资源、停车场资源占用率更低,试想一个标准汽车停车位可以停靠多少辆单车?
没有必要放大共享单车“围剿”景区的困惑。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更有一个秩序调整的过程,共享单车也不例外。于景区而言,应考虑到单车扎堆出行可能对景区秩序的影响,既要针对节假日的特殊性,纳入到景区控流的范畴内考虑,在限流的前提下控车,也要通盘设计游客游览交通的布局,在景区范围内配建一批共享单车停车点。于城市而言,则应重新定义自行车的交通地位,加快配建与地位相称的道路与停车设施。
共享单车“围剿”景区一定程度强化了社会关于共享单车争夺交通资源的焦虑心理,舆论场里不乏偏执的声音。其实,城市是综合、立体、包容的空间,恰恰是多元互补,才可能规避单一的矛盾与短板,提高要素共享的效率。而这些,需要更多精细的制度设计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