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孩子出走是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拷问

http://www.newdu.com 2017/9/20 红网 游德福 参加讨论

  据《赣州晚报》9月19日报道:9月17日下午2时许,江西省崇义县扬眉镇扬眉寺村横坑组9岁男孩黄阳阳与姐姐发生了口角,被赶来的父亲责备了几句,阳阳心里觉得委屈,便离家出走。焦急的孩子父亲自寻一个多小时无果后打电话报告村委会及公安派出所,展开地毯式搜寻,最终于半夜11时许将藏匿在深山一条土沟里蜷缩着身子睡着了的孩子找到。

  在我们中华民族家庭传统意识里,“大让小”是占上风的。弟弟与姐姐口角,也应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家长批评教育孩子就应顺藤摸瓜先从“大”姐姐然后“小”弟弟身上共同找原因,有针对性地把产生口角的问题给予解决,而不该当面予以训斥责备,让孩子“冤屈”无处伸,才采取自认为可行的极端方式来对家长予以抗衡。这是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应该深思的地方。当然,个中也有孩子性格孤僻的深层次原因,有待人们研究和找寻理性的解决办法。

  诚然,每个孩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起来的,家长对孩子动辄得咎、横加责备,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视乎有点儿极端。给孩子试错权,并不意味着姑息、迁就孩子的缺点。使孩子避免错误,适当使用批评武器是必要的。因为批评孩子,既是帮助、敦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当孩子犯错时,作为老师或家长要懂得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要学会分析孩子的心理,要懂得判断孩子犯错的原因及真正问题所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让孩子改正。

  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也像我们成人一样怕在众人前丢面子。家长或老师不注意批评场合,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易使孩子形成抗拒心理。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激发起孩子驱恶向善的动力。诸如那些“你真没出息 ”“你真不争气”“你真令人失望”等等挖苦讽刺之否定性语言,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孩子出走是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拷问。要想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心理疏导,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还应当摒弃极强的“自居心理”,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一贯“理直气壮”,要知道也正是这种“理直气壮”带来了孩子离家出走的苦果。所以,家长不仅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更要洞察孩子的心理,看孩子有什么心理需求,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有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可以预见,家长教育态度和方法的改变,一定会促使孩子出现接受教育态度的改变,进而达到消除不良隐患的理想目的。

Tags:孩子出走是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拷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