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社会课堂”呼唤社会参与

http://www.newdu.com 2018/8/10 广州日报 夏振彬 参加讨论

  夏日炎炎,暑假还在继续。这段时间,有关暑期学生生活的新闻层出不穷:有的戳中现实“痛点”,比如父母忙于工作、分身乏术,只能让孩子宅在家里;有的很“励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家长为孩子准备了丰盛的课外班“豪华套餐”;还有人瞄准诗和远方,跟着小伙伴踏出国门,开始研学的旅程……

  假期很宝贵,不仅可让学生放松身心,同时也是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比起桌前一卷书、在线教育的一堂课,窗外那一轴山水、那五彩斑斓的实践活动,同样“营养”丰富,并且更能吸引学生眼光。因此,如何为孩子们安排更多有益身心的校外“课程”,成为社会各界思考的问题。

  实践证明,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是一条重要途径。比如这个暑假,北京不少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他们的足迹遍布首都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北京陶瓷艺术馆、生存岛等等,通过接触、体验、参与,度过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化假期。近两年,广州也推出了各种公益课堂和活动,让参加公益课堂和活动成为孩子暑假的“新玩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多种多样的“社会课堂”给孩子们提供了新选择,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凡此种种,既给学生的暑假“加餐”,也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此外,对于“社会课堂”本身而言,为孩子们提供舞台也能聚揽人气、增加“流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可谓多方共赢。

  当然,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社会课堂”,并不容易。譬如,一家科研机构要针对中小学生开设“课程”,意味着要在既有业务的基础上做服务增量,而这势必会增加人力、物力、管理等成本,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如何激发其积极性,这很关键。对此,一方面要做好统筹谋划。比如北京市教委早在2008年便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如今已拥有文化、科研等单位1300余家,每学期能够提供2000多个市级活动课。通过组织协调,搭建校内外合作机制,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源,让相关场所用好自身资源优势,为孩子们定制相关“课程”,为孩子的暑假增加一分精彩。这一经验,值得借鉴。

  另一方面,可以尝试政策激励。在打造“社会课堂”方面,企业大有潜力可挖。比如每个孩子都是“好奇宝宝”,他们想知道飞机为什么会飞、电视机里面有什么、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而相比于文化、科技类机构,企业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在日本,到企业“见学”,也就是参观企业,是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企业专门设有“工厂见学担当”一职,专门接待和安排外来人员参观活动,而参观还分为“一般人员参观”和“小学生参观”两类,对学生群体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对此,各地不妨尝试通过政策激励,鼓励企业打开大门,比如每年设置专门经费,对“社会课堂”供给者予以补贴。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为孩子打造“社会课堂”需要悉心培育,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其中。不管怎样,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暑假,绝不只是家庭的责任,从社会机构到企业,希望有更多大门为他们打开,让“社会课堂”的形式更丰富,渠道更多元,让相关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Tags:“社会课堂”呼唤社会参与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