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人财两空”岂能成为亵渎道义的借口

http://www.newdu.com 2019/3/20 红网 姚村社 参加讨论

  3月15日,一位常州市民发起了一个投票帖,称他父亲骑电动车摔倒后受伤,进行了脊椎手术,本已经愈合出院,谁知术后手术伤口化脓,他的父亲又出现了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问题。医生表示“能活多久看‘造化’了““一百万花下去也不一定有用”。这位网友表达悲伤之情后说,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个帖子引来了许多网友的留言跟帖,网友们看法不一。(3月17日《扬子晚报》)

  读到这则新闻,忽然想到流传甚广的故事“劈山救母”。该故事版本最多的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与二郎神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笔者宁愿相信前者: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又窃得宣花神斧,于是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

  此故事充满神话色彩,尽管意在表达亲情、友情与爱情,但也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沉香当年下定劈山救母的决心,所承担的压力和风险恐怕不是“人财两空”所能比拟的——沉香赌的是自己的一切,包括身家性命。

  有人可能会说,别拿这些说事,你要是个当事人试试,在面临巨大的医药费时你也会不会犹豫?还有人可能会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残酷的现实许多时候会让美好的理想瞬间失去光泽。那时候你就会对那些在亲情与“人财两空”的艰难抉择面前迟疑不定的人给予一些理解。

  也确有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病人的救治已没有意义,那继续这种只是维持其生命基本体征的所谓“救治”,不仅会让患者家属在经济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病人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有没有必要让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去拖垮一个家庭?为了避免更大的经济负担,亲人有权放弃救治。在权衡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之后,不论做出哪种决定,公众都应表示理解。

  是的,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某地一10个月大的婴儿患先天性胆管闭锁须肝移植,否则只能再活六个月。母亲葛女士决定捐肝救子,但丈夫称可以不要这个孩子,再生个健康的。最终丈夫放弃救孩子——他不想人财两空。

  人生的过程,不管大事小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面临并实施选择的过程。只不过,这样的选择有点过于沉重:亲人重病,选择救治医药费不菲,而救治的结果很可能难以改变最终的结果。

  有个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深思,所谓的“安乐死”多少年来多少次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提及,但为何最终未被大多数人认可,也未形成法规层面的东西,最基本的还在于,它有悖人性和国情,也有悖中华民族的传统道义。今年2月,湖北有媒体报道,“全国道德模范”刘洋晋升高铁司机,他曾是"割皮救父"的主角。这则报道为何会在网上和公众中引起不小的正面回应,个中原因不难理解。

  一个是鲜活的生命,一个是固有的钱财,前者没了永远不会恢复,后者则可失而复得。究竟哪个重要恐怕连小学生都能明白。但如今之所以成为话题并被人们所关注,与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无关系。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情感的所在。不能因为希望渺茫、害怕人财两空就选择放弃。我国自古以来有着讲求孝道的传统文化,如果不继续救治骨肉至亲,后面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没有尽最大的努力。虽然整个治疗过程还是会很痛苦,经济上压力也很大,而且花了这么多钱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坚持到了最后,也就没有遗憾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人把钱财凌驾于生命之上,从心底里就没打算竭尽全力救治重病的亲人,但把“人财两空”作为自己的“挡箭牌”,这实际上就是亵渎道义的借口。

  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保社保越来越完善、大病救治的筹款和解决途径越来越多样的情况下,作为患者的亲人,应该坚定救治的决心和信心。此乃良心和人性之所在,也是为国人所尊崇的中华民族的孝道之所在。

Tags:“人财两空”岂能成为亵渎道义的借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