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电话号码拖进了手机黑名单,15岁女生晚上独自露宿树林,云南昭通大关县这个‘熊孩子’过的五一太特别负气离家出走开启四天流浪之旅。”这是云南网5月7日发布一则少女离家出走新闻时所用的原话。
诚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得知,这位15岁女孩出走之前受了何种气,四天出走期间的心态变化如何,可其中必然有她“不得不离家出走”的理由。媒体在表述中,将女孩称为“熊孩子”,似乎已将她的情感冲突当成“一笑了之的小事”。莫把离家出走当成“熊孩子的玩笑”,关心和理解比“看热闹”更重要。
研究表明,大部分青少年的离家出走都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厌学心理、厌家心理、人格异常、逆反心理等心理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其中难免还涉及长期以来的家庭影响、校园影响和社会影响。换而言之,离家出走的致因对青少年自己来说,都是“大事”。如果“大人们”仅仅将青少年离家出走当成他们“无理取闹”“任性妄为”或“我行我素”,理解与不理解之间的隔阂必然会导致矛盾的扩大。
前段时间,电影《狗十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电影中女主角在在大人们“不理解”的氛围下,残酷地、缓慢地成长。最后看似成熟的饭局谈话,实际上也是成长伤痕的一种印记。如果媒体和社会将离家出走的青少年都当成了“熊孩子”,当成3岁稚儿的不懂事,到最后恐怕谁也不愿理解他们所承受的负担和苦闷,更别谈贴心的沟通和细致的教育了。
青少年的心理世界很庞大也很敏感的,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是否应该注意贴近青少年们的心理环境?在行文用词和观点选取上更偏向于理解、包容和支持。任何一个类似于“熊孩子”的含有贬义或轻视色彩的词汇,都需要斟酌使用,避免“有心的孩子”受到“大人无心的伤害”。
同时,应关注背后的心理诉求,鼓励离家出走的孩子面对媒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代表有同样经历的孩子发声,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将“离家出走”当成“童话故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