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日,安徽省临泉县发布升级版“禁烟令”,要求所有公务人员工作期间禁止吸烟,违规者要向县扶贫基金会捐200元到1000元不同数额的钱,并要求公开检讨、在当地县电视台进行曝光。当地媒体称,临泉此次发布的“禁烟令”为安徽全省最严。
曲征(山东 教师):面对禁烟难问题,就应该使用最严“禁烟令”。对于公共场所吸烟现象,同样应该从严惩治,尤其是先从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期间吸烟入手,可以在社会上起一个导向作用,能够带动社会向着无烟化方向迈进。
主持人:“史上最严”如何落到实处?
张西流(湖北 公务员):最严“禁烟令”,应体现在“执法最严”。首先,不能一味地靠公务人员自律,应有配套措施跟进。比如,将禁止在公务接待中用烟,纳入公务人员廉政建设考核主要内容,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形成约束机制。同时,公务人员要带头做到在会议室和办公室不抽烟;尤其是在召开大型会议时,坐在主席台上的领导干部,更不能吸烟,以免“带坏了头”。再者,公务人员在与人的交往中,要做到不敬烟、不接收他人敬烟,主动切断“烟源”。特别是,执行公务人员“禁烟令”,关键是要严于吏治。对于违反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公务人员,应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
主持人:还应看到,临泉县禁烟的具体措施和处罚方式还是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木须虫(湖北 公务员):从世界通行的做法来看,禁烟的出发点并不是对公民个人吸烟行为的绝对限制,而是基于吸烟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禁止公民在公共场所吸烟,包括前两年国家层面的《控烟条例》征求意见稿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立法制定的地方《禁(控)烟条例》,禁止的都是在公共场所吸烟。临泉县的升级版“禁烟令”,禁止公务员工作期间吸烟显然与公共场所禁烟的取向并不吻合,即便此次“禁烟令”升级版是在办公场所全面禁烟的基础上,对公务员吸烟时间的限制,也有权益误伤的嫌疑。例如,参照该禁烟令管理的村干部,工作期间在非公共场所吸烟,予以处罚便依据不充分。且不谈县一级有没有立法的权限,而事实上所在省份目前也没有禁烟方面的专门立法,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期间吸烟,有逾越法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