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利用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女性化趋势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与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现象,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老年人口中的女性比例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的水平,且老年妇女中高龄老人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是我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所导致的女性死亡水平相对偏高所致。随着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各年龄段死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未来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将逐步加深。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女性化趋势/老年妇女
作者简介:贾云竹(1973-),女,四川古蔺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老年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性别与老龄化、社会性别公共政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偏大,愈到高龄,女性所占比例愈高,这是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国老年人口中的女性比例从1960年代的57%左右一路下滑到2000年的51%左右,显著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的相应水平。这意味着,虽然我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多于男性,但相对世界多数国家而言,我国老年人口中女性人口则是相对偏少。
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后,国内外学者便发现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相比,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我国人口各个年龄段的性别比均相对偏高,但总的趋势是逐渐缓慢下降[1~2]。相对而言,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更为关注生命前期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适婚育龄人口的性别结构失衡等问题,而对我国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关注不多,仅仅是在谈及我国人口整体的性别结构时捎带一笔,缺乏对此问题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
未来几十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未来老年人口中的女性比例是降是升?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趋势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一现象需要我国的老年政策如何应对?这是我国在制定科学的老龄化战略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而只有在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女性化趋势及其特点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回答上述问题。
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2010版中我国分性别年龄人口数据资料,对我国老年人口女性比例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同时,通过与世界上其他12个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女性化趋势比较,深化对我国老年人口女性化趋势特点的认识。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女性化趋势
在谈及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趋势时,通常会提及两个主要的特征:①老年人口的女性化:通常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来测度;②高龄人口的女性化:通常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中女性所占比例来佐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人们越来越关注到女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也将其作为人口老龄化女性化趋势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则通常用女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的比例来测度。
1.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女性化趋势(1950~2050年)
图1是根据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0年版所提供的数据绘制的我国1950~2050年这100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女性比例和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中的女性比例。
图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趋势(1950~2050年)(%)
资料来源:据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 Population Database中方案预测数据计算。后图同。
在这100年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女性比例均保持在51%以上,即老年妇女在总体规模上多于男性;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的女性比例则保持在58%以上的水平,印证了越到高龄女性人口所占比例越高的说法。这充分说明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1950~2010年的6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比例总体呈缓慢下降的态势:从1965年的57.2%降至2015年的51.3%;而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则呈缓慢回升的走势,到2050年预计会小幅回升到52.8%左右;我国高龄人口的女性化水平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呈近乎线性的下降走势,从1950年接近70%的高位一路下滑至目前的61%左右,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在未来的数十年间我国高龄人口的女性化水平基本维持在59%左右的水平。
2.我国女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2010~2050年)
在1950~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程度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与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走势基本一致。从分性别的情况来看,女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老年人口,其差距也随高龄化水平的提高而呈扩大的趋势:男女之间的差距从1950年的2.2个百分点逐步扩大到2010年的3.6和2050年的5.3个百分点(见图2)。这说明我国女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程度更突出,发展态势更迅猛。
3.我国老年人口女性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
为了更进一步洞察老年人口女性化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老年人口中的女性比例与人口老龄化水平(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及女性出生平均预期寿命这三个指标进行了比较,以观察彼此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一致或相关性。从图3中可以看得,在1950~2050年的100年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也在增大),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化水平不升反降。这是各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女性化程度的普遍现象,还是我国所特有?对这一似乎有悖常理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本文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图2我国分性别老年人口的高龄化水平(1950~2050年)(%)
图3我国老年人口女性化程度与人口老龄化、女性预期寿命的关系(1950~2050年)(%)
三、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女性化趋势的国际比较(1950~2050年)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我国老年人口女性化水平的发展特点,我们选取了世界不同地区的12个国家,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同时人口规模也相对较大的发达地区的国家: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澳大利亚;同时也选取了与中国并称“金砖四国”的其他三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俄罗斯和预期寿命与中国较为接近的埃及。通过对中国与这12个国家情况的对比,以期更深入地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女性化趋势的特点。
1.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变化状况
在1950~2050年的100年间,除印度和加拿大(仅在1950年为48.5%)在一段时间内略低于50%外,其他10个国家老年人口的女性比例都在50%以上,表明各国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确存在老年妇女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的普遍现象(见图4)。
图4部分国家老年人口女性比例的变化(1950~2050年)
从图4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老年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德国和俄罗斯的波动幅度最大,分别为11.3和10.3个百分点;中国为5.9个百分点,较加拿大(7.9)、英国(6.4)、法国(6.2)等国小,与美国(5.8)相当,波动幅度最小的是埃及,仅为1个百分点。并且各国的波动主要是在20世纪后半叶,进入21世纪后,各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相对稳定,并且有逐渐收敛于53%~57%的区间的趋势。
中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变化趋势是先降后升,与上述各国均不相近。随着印度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提升,当前中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水平已低于上述诸国。
各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变动走势不尽相同:有先升后降的倒“U”型,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也有一直下降的,如法国、英国等;巴西和日本则是以55%为轴呈现出一个舒缓的“~”形;印度则呈缓慢上升的走势。
2.高龄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变化状况
在1950~2050年的100年间,上述12个国家高龄人口的女性比例绝大多数超过60%;与老年人口女性比例的波动相比,各国高龄人口女性比例的波动幅度更大:除日本(5.4)、埃及(6.6)、印度(7.1)和俄罗斯(7.4)的波动幅度在10个百分点内以外,其他各国的波动幅度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其中最大的德国为16.6个百分点,中国达到了11.2个百分点。
但高龄人口女性比例的发展趋势则不尽相同(见图5)。在过去的60年间,欧美等发达国家多为先升后降的倒“U”型,但各国达到最高点的时间和峰值各不相同,如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在1980年前后达到峰值,而德国和加拿大则是在2000年达到峰值;日本的曲线近似于舒缓的“~”型;巴西、印度和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则更接近正“U”型。未来40年,除俄罗斯外,其他各国高龄人口的女性比例也将逐步收敛于57%~63%的区间内。
中国高龄人口女性比例一路下降的变动趋势也与各国不尽相同。从当前的水平来看,中国高龄人口的女性比例仅高于印度和埃及两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偏低的水平。
图5部分国家高龄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发展状况(1950~2050年)
3.女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状况
数据显示,伴随着各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各国老年女性人口中高龄女性所占比例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见图6)。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龄妇女在老年妇女中的比例相对较低,目前仅为13%左右,2050年将升至25%左右,与当前欧美等国的水平相当。这意味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老年妇女中80岁以下的中低龄老年妇女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但将在随后的一个时期陆续进入高龄阶段。因此,在这些中低龄老年妇女进入高龄之前,应抓紧机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以便更从容地应对随之而来的高度高龄化。
图6老年女性中高龄妇女所占比例变化趋势(1950~2050年)
四、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女性化趋势的因素探析
1.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个地区的总人口性别比都是由各个年龄(也即各个不同出生队列)的性别比综合而成。它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①出生婴儿性别比;②男女两性死亡率的差异;③迁移人口的性别差异;④人口的年龄结构[3]。鉴于我国总体上国际迁移的规模很小,故迁移的影响往往可以忽略不计。邬沧萍在1980年代回答我国人口性别比为何偏高时指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高是造成我国总人口性别比高的基础;我国男女死亡率差异小是导致我国人口性别比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年轻是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高的重要原因[4]。
60岁及以上人口作为总人口中的组成部分,其性别结构自然也会受上述三个因素的影响。当下60岁及以上人口都是1950年前出生的,因此,要想解释过去数十年间我国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化,应该是将各个年龄段老年人当初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作为分析的基础,追踪这些人口队列逐年的分性别死亡率和他们进入60岁以后构成的年龄结构。但受上述数据资料不可获得的客观限制,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相关数据资料对过去几十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性别结构特点尝试着进行一些推测性的解释。
如对于1960年代我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这些队列人口在青壮年时期经历战乱所致:1960年代处于60岁及以上的人口,是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之间出生的,这也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战火弥漫的时期,大量青壮年男性因战争而早逝,这可能是导致其对应老年队列中男性比例严重偏低的重要原因。此后半个世纪内步入老年的人口队列受战乱对男性减员的影响程度逐步缩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的增长。这仅是我们推测性的解释,如果能够获取较为翔实的我国人口历史数据资料,则可以较为清晰地勾画出战争对我国老年人口女性化程度的影响状况。
对于第一个因素,即我国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有较为强烈的男性偏好,这方面国内已有大量的研究,在此不再赘述。对于第三个因素,即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问题,前面关于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程度的描述中已经做了说明,故也不再赘述。本文将主要从第二个因素,即我国男女死亡水平差异对我国老年人口女性比例相对偏低状况进行探析。
2.男女死亡水平差异的变化规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联合国相关机构在总结各国人口死亡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世界各国分性别死亡随着总死亡水平的下降,人口死亡水平的年龄模式从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高婴儿死亡率、高老年人口死亡率,青壮年死亡率相对较低)向死亡风险高度集中在老年人口的“J”型转变,死亡水平的性别差异趋于增大。男女两性死亡率的差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或大部分年龄组的女性死亡率都高于男性的“传统模式”,对应的是人口的高死亡水平;第二阶段,女婴和育龄妇女死亡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的“过渡模式”;第三阶段,所有年龄组的女性死亡率都低于男性,这是与人口的死亡率水平相联系的“现代模式”,对应人口的低死亡水平[5]。
黄荣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死亡变动划分为四个时期[6]:死亡率迅速下降期(1949~1957年);死亡率变化的反复期(1958~1965年);死亡率的稳定下降期(1966~1981年)及迈入人口低死亡率时期(1982~2008年)。上述的四个时期可以近似地与前面的三个阶段相契合,这意味着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男女两性死亡率的差异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转变的时间短促,因而转变还不够彻底,同时也带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烙印和特点。如虽然已经迈入了低死亡率时期,但我国女婴的死亡率在较长时间内一直高于男婴,育龄妇女死亡率(1990年为94.7/10万,2010年为30.0/10万①)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等,也即女性的“生存优势”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还没有真正进入“现代模式”。
3.预期寿命性别差距扩大与对老年人口女性化水平下降的认识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特别是与男性预期寿命差距的扩大,往往被视为老年人口女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通常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但正如图3所示,在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两性预期寿命差距的扩大的情况下,我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却呈现出不升反降的走势。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一现象。
(1)我国男女两性预期寿命的差距偏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增速均高于男性,男女两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见表1)。但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70年代相比,我国此期间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均偏低,两性差距也低于这些地区。我国存在较严重性别歧视的文化传统习俗,是导致的我国“女性生存优势”难以充分实现的重要原因[7~9]。
(2)我国女性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低龄女性人口死亡率的下降,老年女性的死亡风险降幅与男性趋近。在1980~2000年的20年间,我国男女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都是得益于15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但对于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扩大,在前10年15岁以下女童死亡率的下降贡献最大,其次是30~44岁的育龄妇女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扩大则更多得益于15~44岁育龄女性死亡率的下降,而45岁及以上的年龄组的贡献甚微,45~59岁年龄组甚至是负向的贡献(参见表2)。这说明在1989~2000年的10年间,中高年龄组女性的死亡风险下降幅度与同龄的男性基本一致,两性之间的死亡风险差距没有进一步拉大。而这些年龄组的人口正是当下步入老年阶段的队列,正是他们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下我国老年人口女性化水平的提高,使其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
五、结语
与出生性别比有一个公认的合理区间(103~107左右)不同,对于老年人口的性别比水平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相对合理的区间。这主要是在20世纪不少人口大国都受到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存在青壮年男性死亡率严重高于女性的异常现象。同时各国男女两性死亡水平的差异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性别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相关联。
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化趋势与世界各国有一定的共性,即在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并且随着年岁的增长,女性比例越来越高;但相对世界多数国家而言,我国目前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女性人口的高龄化程度也较低,也即低龄老年妇女所占的比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较高。在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将会逐步提高。联合国在其相关的老年行动纲领计划中一再呼吁,正是基于老年人口的女性化和老年人问题的女性化(如老年贫困的女性化、丧偶的女性化等)的认识,各国在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政策行动时必须给予老年妇女群体特别关注[10]。我们应该把握当前老年人口女性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女性老人低龄人口比重较高的时机,尽快制定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社会老年政策,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更为凸显的老年人口女性化趋势。
本文仅就我国老年人口的女性化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限于难以获得长期的分性别、年龄死亡率的数据资料以及篇幅等,本文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可以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对世界其他国家老年人口女性化的变化波动未给予充分的讨论。希望未来通过对包括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内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我国男女两性的死亡差异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我国老年人口女性比例变化现象后面的原因。对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女性化趋势的研究也还有待于更多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深入的分析研究。
注释:
①见卫生部新闻发布会资料,http://www. china. com. cn/news/2011-09/09/content_23385497.htm
参考文献:
[1]邬沧萍.中国人口性别比的研究[M].//刘铮等.中国人口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10-148.
[2]查瑞传,曾毅,郭志刚.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同[2].
[4]同[1].
[5]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Branch. Age and Sex Pattern of Mortality:Model Life-Table for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 New York,1995.
[6]黄荣清.人口死亡水平[M].//路遇,翟振武.新中国人口六十年.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7]同[1].
[8]刘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马瀛通.人口性别结构[M].//路遇,翟振武.新中国人口六十年.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
[10]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200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战略[EB/OL].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ageing/ecn5-01pc1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