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物流与贸易 >> 正文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述要(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2期 林英泽 石… 参加讨论

摘要:现代流通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并呈现出开放性、集聚性、共享性、生态性特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到微观有社会经济层次、流通产业层次、流通渠道层次和企业层次。要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把流通融入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一盘棋中进行运作,形成良性循环;要创新流通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之进一步普及、深化,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尤其要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尽可能减少流通时间和流通环节,缩短流通周期,降低资源消耗。
    
    
关键词:现代流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代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使之成为带动经济的“新引擎”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8月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如何进一步转变流通业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2年11月24日,由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资学院主办,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在京召开,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等中外流通、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理论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300余人相聚北京,对此进行了深层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成因
    

    与会者认为,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是中国流通业的顽症。其病根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期。我国流通产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既有流通生产力的问题,更有流通生产关系的问题,既有现代化水平的制约,更有体制性的约束,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效率低、成本高。
    二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生产与流通互相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矛盾的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配送流程不成熟,批发体系不完善、不规范,从而造成流通环节多,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商业运作模式与大市场接轨,带来的必然是高成本与低效率。
    三是现代物流起步晚、水平低。物流费用高、效率低是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18%左右。一是物流企业并没有完全融合到制造企业,功能单一,成本降不下来;二是没有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水平低;三是物流装备落后,货物损耗大,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损耗更大;四是物流企业集中度低,散、小、差现象十分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经营,拼物力、人力、财力而不是依靠科技力,同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服务业欠发达,比例过低。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很难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四是传统的消费方式。生产性与生活性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流通的速度、方式与成本。就生产性消费而言,中国不论是建设项目还是生产单位,库存量过大、周转慢,必然抬高流通费用,加大流通成本。就生活性消费而言,城市居民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日益增强,带来的是进货的小批量、多批次,而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并未形成社会化、专业化流程,影响着流通的效率,推高了流通成本。
    五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商品市场推动着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影响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等。劳动力成本的波动、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商品交易中的支付方式、货币流通量的增减、信息化程度、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流通的效率与成本。
    二、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重大变革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无论在流通形态、流通方式,还是在流通结构、流通流向、流通未来的组织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跳出流通,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大的战略背景下,现代流通将发生六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开放性。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对接。过去是引进来,现在是走出去;过去是被动的局部的开放,现在是主动走出去全方位的开放。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引领世界市场的一个先导性力量,开放性将成为现代流通体系革命性变革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第二,集聚性。我国的新一轮区域战略布局,导致了新的商业集聚、市场集聚,也将导致从东部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进而带来流通的改变、物流生成地的改变,因此它将使整个流通体系重新再造,形成新的市场集聚。
    第三,共享性。除了区域结构调整之外,城市的存在方式也由单体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落,这就要求流通更多地体现出它的共享性,如信息共享、物流体系共享、运输工具共享等等。同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已然开始,整个流通体系的共享性将不断增强。共享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就是要通过流通体系再造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碳排放。
    第四,融合性。生产与交换、生产与流通相互融合,使整个现代流通延伸到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很多生产企业包括制药企业、汽车企业等,整个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第五,生态性。绿色流通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运输、装卸、保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将导致整个流通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流通更多地要考虑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减少消耗,提高流通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因此绿色流通将成为主要方式。
    第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与对接。现代流通发展到当代,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力资源的流通完全分离,只有各自遵循其流通规律,才能提高流通效率。当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有了各自的存在形态、各自的运行规律之后,流通正在出现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这两种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二者在一个节点上的统一,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就成为必然。现代流通的本质就是要突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自由流通。
    三、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与会者提出,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到微观有四个层次,即社会经济层次、流通产业层次、流通渠道层次和企业层次,无论哪个层次,都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当前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消除“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在国民经济中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第二,确立流通也是生产力的意识。生产创造价值,流通同样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流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流通过程创造的价值更高。
    第三,要把流通融入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一盘棋中进行运作,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互相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只要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其他三个环节都要受到影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第四,流通产业要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创新流通方式,苦练内功,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职工素质,淘汰落后的流通业态与流通模式。
    第五,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组成部分及每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阶段的目标及实现路径,标本兼治,发展流通产业。
    四、优化市场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
    

    与会者提出,流通效率不高,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匹配能力低下有关。如果不优化和完善市场匹配机制,供求平衡就很难实现,提高流通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提升市场匹配能力,应从十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避免抽象地讨论流通中是多环节好还是少环节好,而把能否有效实现市场匹配作为选择环节的重要标准。
    其次,既要注重有形市场建设,为购销搭建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也要重视构建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乃至稳定的合作机制。
    第三,要高度重视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不能把减少中间环节等同于排斥中介组织,要充分肯定合法中介组织在媒介购销中的定位和作用,大力推动经济信息、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
    第四,要尽快培育能充当做市商的大型流通集团,既可以成为市场中的买家,也可成为市场中的卖家,国家应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必要的储备设施,发挥淡储旺销的作用,充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第五,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宗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拍卖网和滞销商品的尾货网,发挥匹配撮合功能。
    第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建立各种生产和消费组织,建立健全农民生产合作社,增强其利用市场信息能力及谈判能力,建立消费者合作组织,减少消费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第七,创新交易方式,增强供求对应空间。
    第八,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的搜索和撮合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九,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组织,特别是流通企业的贸工农一体化或“产+销”经济组织。
    第十,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鼓励支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乃至兼并重组,实现供应链整合。
    同时,政府也要有所作为,除了创造好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外,还应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增强市场匹配能力,但是不能长期充任市场匹配直接组织者的角色,以免市场对政府直接匹配形成依赖。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

Tags: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