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面临新危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6年第27期(总第1638期)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美国经济面临新危机 东南亚将成中资企业投资新热点 亚投行与世行 签首份联合融资框架协议 美联储推迟加息的影响 中国经济调整将长期持续 暴涨楼市并非中国经济风向标 香港力推“再工业化”
经济热点
美国经济面临新危机
[摘要:未来美国经济可能面临,通胀率可能高于预期,经济增速缓慢,失业率上升的风险以及又一次房地产危机。]
美国正面临一场“完美”的经济风暴
在美联储于2015年12月加息后的几周里,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巨震,且以债券市场测度的通胀预期出现显著下降。2月9日,未来5年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水平降至仅为0.93%水平,录得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低水平。
通胀预期的下降导致市场呼吁暂停加息,且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参与者率先开始质疑美联储加息正确与否。
然而,迄今为止,实际通胀数据并不符合去年冬天的黯淡预期。美联储“偏爱”的两大核心通胀指标: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最近几个月大幅加速上涨;12个月核心CPI以及核心PCE的增长率分别站上2.3%以及1.7%的水平。
但是真的非常奇怪,通货膨胀率没有维持在其2%的“限定水平”下方?现在美国经济的主要故事是其正逐渐遇到供应限制,这明显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价格压力,且随后将会轮到商品以及服务行业。
尽管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正在下降,且由于美元强劲导致美国进口变得更加低廉,但是美国当前的通胀环境距美联储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不远。美国大多数的消费支出来源于国内服务和住房,这些受原油价格和货币影响较小的行业。此外,美国医疗和住房价格在过去一年一直在加速上涨。顺便说一句,住房和医疗在CPI中的占比高于其在PEC中的比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几个月两者背离如此之多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应该如何理解最近几个月市场通胀预期和实际观察价格之间的偏差?以及数据揭示了美国未来通货膨胀的哪些事情?
首先,美国通胀可能继续保持低位。定期债券和通胀指数债券之间的差距往往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尤其是在市场动荡的时期。“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08年11月,美国5年期通胀预期降至-2.2%,这显然远低于现实水平。这也就是说,随着核心PCE指数可能继续保持在2%以下(尽管核心CPI高于2%),美国通货膨胀率很有可能在2016年会一直保持在低位。
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美国薪资增长刚刚开始提速,且其今年对通胀的影响有限。第二,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涟漪”仍将波及整个供应链,并给美国消费者价格带来下行压力。第三,美元的走强同样也未完全反映在消费价格水平上。
然而,我们不应对美国的通胀风险感到“沾沾自喜”,因为近年来美国的通胀水平并没有太多上涨。事实上,在今年晚些时候以及2017年,可能会是另一番情景。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仍为2%左右,且劳动力成本将会转嫁给消费者。与此同时,限制通胀上升的美元走强以及石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大多已消失。
很多分析师质疑美国需对其2% GDP增速下的通货膨胀率表示担忧。但是,当为2017年做打算时,进一步的担忧是完全合理的。2014年以来市场一直警告称,美国经济面临着一场完美的经济风暴:“婴儿潮”变成“退休潮”,且伴随着美国劳动生产率的疲软增长,将会使得美国供给侧的经济增长降至历史低位。
在美国就业市场缓慢走向复苏的情况下,这一切变得并不那么明显。但是随着美国失业率接近其自然水平,美国供给侧约束将变得更加凸显。展望美国未来,没有薪资的大幅增长以及通胀的最终上扬,美国当前的快节奏的就业增长将难以为继。
市场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美国5年期通胀预期已经从2月9日的0.93%上涨至4月5日的1.43%。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甚至是PCE很有可能会上升至令美联储颇感不适的水平,然而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增速却仍然平淡无奇。事实上,不要因美联储对通胀过于担忧而感到惊讶,也不要因其提前加息而感到诧异。
房地产危机2.0将至
《纽约邮报》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离开白宫办公室的时候,将会为这个国家留下一个非常独特的礼物——又一场房地产危机。他们在社论当中写道:“奥巴马政府已经竭尽所能,将这个国家推到了又一场抵押贷款灾难边缘。奥巴马的执政团队压迫着抵押放款商将钱贷给那些信用记录不可靠的人,为又一次房地产市场崩盘埋下了伏笔。”
社论指出,美国货币监理署最近已经发出警告,称抵押贷款标准已经下滑,反映出“与2005年到2007年,最近一次金融危机前夜相类似的若干趋势”。“当经济和房地产价格再度下滑,这些贷款当中有很多就会变成坏账,一切就如上次一样。”
不过,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上,全美最重量级的央行银行家之一却和邮报意见相左。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认为,住宅市场在今年余下时间当中还将保持在“坚实的轨道”之上。“去年年中以来,新屋和二手房的销售都没有明显增长。”杜德利观察道,“真实企业投资支出指标指向持续疲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5年美国经济最疲软的所在之一制造业生产,在今年前两个月当中却大幅度抬头。”“我依然相信,消费和住宅购买行为在今年余下时间当中将继续以适度的速度增长。”杜德利认为,“就业和工资的持续进展,加上依然低迷的能源价格,将支持真实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增长,支持消费支出。房市依然会在坚实的轨道之上,这当然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就业面的改善和抵押利率的低水平。”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东南亚将成中资企业投资新热点
在聚焦美欧的中国企业在2016年第一季度刷新境外并购纪录之后,更多中国企业准备效仿阿里巴巴(Alibaba),在距离本土较近的快速增长地区物色收购目标。
阿里巴巴最近同意斥资10亿美元买下新加坡网络购物初创企业Lazada的控股权,这是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集团迄今最大的跨境交易。
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的一项调查显示,收购意识较强的中国企业正准备效仿阿里巴巴,把东南亚地区列为投资焦点。在受访的大型中国企业中,大约47%把东南亚视为未来三年的首选投资目的地,17%企业瞄准拉丁美洲。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美国是未来的首选投资目的地。马来西亚被列为中资境外交易的首要目的地,尤其是该国的能源行业,其次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
“这与我们过去看到的情况相比是很大的转变,”这家律所常驻新加坡的并购业务合伙人尼古拉?约曼斯(Nicola Yeomans)表示,她指出近期中国企业在美国达成了一连串交易。“这是一个想在自己的后院进行整合的问题……而现在(中国企业)有足够的资源来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史密夫斐尔律所报告,从全球来看,东南亚也是首选投资目标,60%的公司将该地区列为首选投资目的地。这家律所对全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公司的700名高管进行了调查。
在许多新兴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东南亚的多个经济体预计仍将保持强劲。野村证券(Nomura)表示,印尼和菲律宾跻身于预计将在2016年实现强劲增长的少数新兴经济体之列。
中国去年成为亚太地区并购交易的推动力量。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企业在2015年达成了大约500亿美元的地区交易,比上年高出一倍多,且占到地区交易总额的40%。
今年首季,中资境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1010亿美元,几乎赶上2015年创下的1090亿美元的全年纪录。迄今中资收购对象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涉及的行业包括材料、技术和酒店。
该季度达成的交易包括中资迄今最大的境外收购,即中国化工(ChemChina)以438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瑞士农业综合企业先正达(Syngenta)。
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已经在过去一年看到来自中国的投资大幅增长。
去年中资在东南亚地区达成的最大收购交易是,中广核(CGN)在11月同意以23亿美元现金收购马来西亚陷入困境的政府投资基金1Malaysia Development(1MDB)旗下的能源业务。
据中国官方媒体近日报道,中广核拟在马来西亚设立地区总部,作为进军东南亚的跳板。
(FT,2016.4.18)
亚投行与世行签首份联合融资框架协议
世界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当地时间4月13日在华盛顿签署首份联合融资框架协议。
据法新社报道,在亚投行开始运作的第一年,亚投行预期将批准大约12亿美元的融资,两家金融机构都表示,这笔融资在双方的共同开发项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据中新社报道,目前,两家机构正在商谈十多个联合融资项目,涵盖中亚、南亚和东亚地区的交通、水务及能源等领域。世行将依据自身在采购、环境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政策和流程对联合融资项目进行筹备和监管。
另据新华社报道,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亚投行正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就联合融资展开合作,首批项目有望于6月批准。
成立于2015年12月25日的亚投行,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世行行长金镛在签署仪式后说,很高兴世行与亚投行的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他说,对于全球目前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来说,世行与亚投行的合作是重要的一步。他认为,随着全球多边发展银行之间合作日趋紧密,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将更会受益。
亚投行拥有57个成员国,但美国不在其中。有美国等地的批评者担心,亚投行会设立更低的项目标准,从而破坏世行和其他多边发展金融机构在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坚持的原则。
金立群4月13日在华盛顿出席美国亚洲协会举办的研讨会时表示,美国人不会被排除在亚投行业务范围之外,他也不认为美国一开始对待亚投行的做法是“犯了错误”。
金立群说,早在亚投行初始酝酿阶段,中国就与美国政府官员和私营部门保持接触,与他们共享关于亚投行的信息,不同的国家要面对不同的现实情况,他从来没说过美国的做法是一个错误。他说:“目前有30个国家正等待加入亚投行,都不是创始成员国,能说这些国家都错了吗?显然不是。就算一个国家选择不加入,也不能说它错了。”
金立群强调,不管一国有没有会员资格,根据亚投行政策,双方都有充分合作空间。比如亚投行实行全球采购,美国公司可参与竞标,目前也有美国专家在亚投行工作,亚投行重视的是人才资质和能力,而非持哪个国家的护照,所以美国人不会被排除在亚投行业务范围之外。但他提醒,如果有些国家不与亚投行或与其有关的业务进行合作,那可能会“错失机遇”。
金立群表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往往巨大,未来10年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可能高达10万亿美元,亚投行不可能与世行或亚行竞争,而将是进行“合作协调”。
他也就台湾如何加入亚投行的问题回应了外界的关切。由于台湾财政部门近日表示拒绝通过大陆财政部提出申请,台湾加入亚投行形同“破局”。金立群回应说,亚投行协定已经为不享有主权的申请方如何加入的问题作出规定,如果台湾有兴趣加入,应遵循有关规定和规则。他说,亚投行会在4月底的下一次董事局会议上讨论接收新会员的程序。另外,他表示,亚投行不能容忍腐败,也拒绝过曾经被世行和亚行推掉的有污点的项目。“如果有腐败卷入进来,对不起,我们不能接受。”
(联合早报,2016.4.15)
美联储推迟加息的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头几个月美国疲软的增长为美联储(Fed)下次加息打上了问号,政策制定者们需要在强劲的企业用工证据与更疲软的经济活动及通胀数字之间进行权衡。
4月15日,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St Louis Federal Reserve)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访谈中表示,疲软的美国一季度增长数字“有些令人担忧”,在美联储评估其加息节奏之际,他支持要耐心一些的理由。
在他发表讲话一天之前,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丹尼斯?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曾释放信号表示,他不会再推动在本月调整利率,原因是疲软的支出和价格上涨“让我犹豫”。上个月,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曾传递出强烈信号表示,考虑到美联储面临的境外风险,她希望谨慎从事。
现在看来,美联储在4月26日到27日的议息会议上不会把调整利息提上议程。部分分析师质疑美联储能否准备好在6月份就进行第二次加息。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4月12日以《美联储推迟加息牵连了谁?》为题,对美联储推迟加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社评指出,如果欧元区和日本的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货币政策的积极扩张使得汇率下跌,他们肯定正在沮丧地看着最近外汇市场的动向。尽管推出了数轮量化宽松并祭出了负利率的激进试验——通常会导致汇率下跌的举措——但是欧元和日元汇率均出现上涨。日本官方干预市场的威胁未能阻止日元兑美元汇率近日攀升至17个月高点。
解读外汇市场的异常波动是一件冒险的事。不过,一条广为接受的结论是,这些举动暴露出央行的无能为力,对于它们来说,疲软的本币汇率将是一项非常宝贵的工具。投资者认为欧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oJ)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即将达到极限,他们不再认为两家央行有能力恢复经济增长并对抗通胀。
这些担忧有一定道理。日元目前的汇率水平远算不上是对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的有力背书。尽管如此,外汇市场的异常表现也未必反映出市场对全球经济状况感到绝望。日元和欧元走强至少部分是因为近期美联储(Fed)的立场转变,该央行释放信号称其不急于接着进行第二次加息。
这引发了美元走低,如今美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的汇率回到了去年10月的水平。这使得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工作更难收到成效,但也使得很多新兴市场的政策制定者松了一大口气。美元走低有利于此前难以维系汇率挂钩的石油出口国——尤其是因为美元走低往往可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美元走低缓解了美元债务庞大的国家身上的压力,而导致这些国家积累起庞大美元计价债务的原因,正是当初量化宽松所催生的无节制行为。
最重要的是,美元走低已然帮助中国避免了人民币急剧贬值——解除了今年年初造成全球市场波动的最大担忧之一。人民币汇率已经从1月的低点有所反弹,3月数据表明中国外汇储备5个月来首次回升。
投资者中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在2月的二十国集团(G20)会议上,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就美元走低的好处达成了默契——1985年广场协议(?Plaza Accord)的情景再次上演。考虑到各国再三承诺要避免任何瞄准汇率的行为,这种情况似乎极不可能。然而,美联储内部讨论表明,该央行日益充分地认识到了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放缓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的风险。
此外,各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需要日益重视其政策举动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警告称,未来数年,中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将大幅增加。
美联储不能忽视其举动将对全球市场造成的影响。人民币可能急剧贬值或者可能发生一场可能让新兴市场多个政府下台的债务危机的前景,比始终存在的发达经济体增长滞缓的风险更令人担忧。
目前,有助于缓和美元走强的政策立场最符合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利益。如果可以从变化莫测的短期汇率波动得出任何结论的话,那就是欧元区和日本正在承受连带损害。
(综合消息)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经济调整将长期持续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4月15日公布数据,2016年1-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后,实际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7%,增速比2015年10-12月下降0.1个百分点,放缓至雷曼危机之后的2009年1-3月(6.2%)以来、时隔7年的最低水平。生产萎靡,消费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减速将对缺乏拉动力的世界经济构成重压。
增长率处于领导层定为2016年目标的“6.5-7%”这一范围内,但连续3个季度出现减速。但高于日本经济新闻和日经QUICK新闻共同实施的市场调查的平均值(6.6%)。
除了GDP之外,观察15日发布的其他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经济仍未摆脱减速趋势。
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增速比2015年全年(增长6.1%)下降0.3个百分点。钢铁等面临产能过剩的重工业仍处于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通货紧缩状态,正在拖经济整体的后腿。不过,从3月单月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同月增长6.8%,出现了复苏迹象。
个人消费虽然表现坚挺,但增速放缓。显示个人消费动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销售额)1-3月增长10.3%,增速比2015年全年(增长10.7%)下降0.4个百分点。1月的上海股市大跌等因素对消费造成了负面影响。
略微改善的是投资。中国政府为了支撑经济,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放宽地方的住宅限购。显示建设和设备投资动向的固定资产投资1-3月增长10.7%,增速高于2015年全年(10.0%)。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1-3月也增长6.2%,增速与2015年全年(1.0%)相比大幅扩大。
当然,在北京和上海等部分大城市,住宅行情已呈现过热态势,在投资主导下拉动经济的做法存在极限。随着刺激经济的政策产生效果,经济放缓速度很有可能暂时放慢,但重工业面临的严重产能过剩等结构问题的化解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中国经济的调整预计长期持续。
中国领导层在2016-2020年的第13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保持年平均6.5%以上经济增长的目标。意识到2016年是新五年规划的首个年度,中国除了减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政策之外,还将通过略微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失速。
(日经中文网,2016.4.15)
暴涨楼市并非中国经济风向标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3月份,中国大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深圳楼价的飙升尤为抢眼。对中国70个大中城市楼价的月度调查显示,3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9%。一线城市涨幅居前。北京楼价同比上涨16%,上海上涨25%。但涨幅最大的是深圳,路透社(Reuters)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得出的估算结果显示,深圳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61.6%。在调查所涉的70个城市中,有40个城市的楼价出现上涨。持续增长的房地产业是今年一季度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受房地产销量增长的鼓舞,开发商加快了新的建设。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说,房价的快速上升成为过去一段时间研究中国经济的干扰项。一个摆在经济学家们面前的问题是,一个存在严重供给过剩的国家,却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房价的暴涨。很自然地,所有人都会问,局部地区房价的暴涨会不会影响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判断?
不会。房价的暴涨越来越像是一个资产价格的泡沫。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我们也看到了房价在主要城市的上升速度较快。这很可能是因为是资金供给过剩背景下的一个选择,大量的资金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领域,银行不愿意为企业提供贷款,却只愿意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提供资金,这并非中国独有。
而整体经济的表现却因为输血不足而越来越差,对于央行来说,一个自然的选择是继续放水,而控制着资金流向的富人和银行,却心照不宣地将资金更多地投入房地产市场。
如果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状况中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整体经济的表现并不会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而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反而需要担心房地产市场对于资金的虹吸效应而带来对其他产业的压缩。
如果对经济的整体表现仍然是不乐观的,那么房价会不会因为整体货币政策的宽松,出现继续的上涨呢?也不会。一线房价的上升速度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在非极端状况下,目前以上海为代表的房价的涨幅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水平,至少会出现向均值的回归。影响这一节奏的关键是商业银行,一旦商业银行收紧抵押贷款审批流程,那么很可能出现房价的回落。
接下里的问题是,局部地区房价上升是否有利于弱势地区的去库存?按照中国官方的说话,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问题仍然非常严重,那么通过一线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是否会让投资者发现三四线城市房价的“相对价值”,从而吸引投资呢?
作者认为,三四线城市出现短期房地产市场升温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理性的投资者不应该将资金投入这些城市。从基本面来说,既然库存状况仍然较高,那么所谓的“相对价值”并非通过供给状况来推出,而是通过“比价效应”而得出。举例来说,创业板估值达到100倍,那么主板就应该从10倍上升至15倍么?因此,如果贸然将资金投入三四线城市,那么未来“全身而退”的可能性也不高。对于政府来说,也要吸取股市上的教训,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只能通过稳步的城镇化推进来完成,过快的推进可能会造成实际政策的失衡,给未来造成更大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一线城市房价的快速上升后,房租会否跟上呢?中国主要城市的房租收益比已经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以一线城市为例,其房租收益比已经下滑至2%以下,显著低于亚洲主要城市接近3%左右的水平,那么这是否会造成房租的快速上扬呢?答案也是不会。房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收入以及经济基本面。总体来看,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可能仍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增速放缓的可能性较大,在这样的状况下,房租增速难以在短期内赶上房价,因此房地产投资将在很大一段时间内保持“负现金流”,这意味着买房投资其实是押注房价的快速上扬。由于房租不会很快改善,那么其改善现金流的方式是冀望利率大幅下行,这事实上隐含着对经济的极度悲观预期。某种程度上来说,房价的上升是一个反映经济不健康的泡沫现象。
(综合消息)
香港力推“再工业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4月17日指出,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工业创新刻不容缓。在2016年的《施政报告》中,梁振英提出推动香港“再工业化”,发展高增值科技产业和高增值生产工序,特别是智能生产和科技研发。
香港工业总会非常支持政府在“再工业化”方面的工作,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透过高增值和高科技,提升香港工业的竞争力。因此,总会邀请我到惠州和深圳参观从事高端技术生产的两间香港企业,包括制造高产值玻璃面板及注塑组件、模具的厂房。这些设施规模庞大,技术先进,并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在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和质量方面,均达到世界标准,可见香港企业在发展高增值和科技产业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
其中,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是一家港商独资的大型企业,2008年成立,是惠州市惠阳区目前投资最大的外资公司,去年在广东省制造业百强中排名23位,主要生产水晶玻璃、显示屏镜片、ITO触控式荧幕、TFT-LCD、PDP、OLED平板显示屏、微电子用玻璃板等产品。伯恩占地面积近60万平方米,去年已建好厂房及宿舍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包括广东省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工业厂房,面积达21万平方米,员工达12万人。
梁振英指出,另一家我们到访的企业是东江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东江是一家领先的一站式的注塑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注塑模具和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东江有大约200名专业员工致力于模具设计,采用CAD、CAE和CAM等计算机软件程序辅助设计。除了深圳两个生产基地外,东江在苏州和德国也有生产基地。
到访惠州期间,梁振英与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市长麦教猛会面,了解惠州市的最新发展。
香港拥有广泛的国际联系网络,又邻近内地庞大、高效的生产基地,这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4个月前宣布在香港成立首个海外的创新中心(Innovation Node)的原因。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香港和内地邻近地区的协同优势,推动香港“再工业化”,提升香港经济的竞争力,同时为香港年轻的科技和工程人员提供更多元的事业发展机会。
(香港商报,2016.4.18)
(编译、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6年第27期(总第1638期) 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Tags:美国经济面临新危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