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评赵昌文等著《科技金融》一书
著作简介:《科技金融》,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等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出版。该书对科技金融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从财富创造的源泉出发讨论了科学、技术和金融的关系,科技金融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主要理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30年的历史回顾与评价;分论从中国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别研究了以政府科技投入为主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每一部分都提供了相关的案例。
如何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在2009年末,由国家科学技术出版基金资助,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金融》一书中做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作者对于金融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有着系统和深入的思考。
《科技金融》一书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和启示:
第一,从财富创造的源泉出发研究了科技与金融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价值,创新性地解释了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的“李约瑟之谜”。作者从全新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索,这一点是需要关注和值得肯定的。
作者认为,科学技术是财富创造的决定因素。关于科技的财富创造效应,作者认为主要表现在:每一次科技革命之后生产工具的变化;每一次科技革命之后劳动对象范围的变化;每一次科技革命之后劳动者素质的变化。作者形象地描述道,在农耕时代,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新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关于金融的财富创造效应,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尽管对于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并不一致,但财富的创造从来就没有忽视过“资本”;二是金融制度对财富创造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中国农耕社会的金融制度是工业革命没有发源于中国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工业革命的本质是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先进技术在生产中长期、大规模的使用,技术创新机制及技术扩散机制非常重要。从技术创新机制看,与农业社会低成本的偶然发明不同,工业革命所要求的许多技术发明成本很高,不是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而是一种类似于当代企业的R&D投资行为。从技术扩散机制看,从偶然的科学技术发明到先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大规模的使用,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与此相应,中国农耕社会的信用制度、货币制度、金融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着货币流通、资本供给在结构和总量上与技术投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存在着由于不完善信用制度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太高与先进技术开发、使用的收益分享和保护制度不健全之间的矛盾。所以,中国古代的金融制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制约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虽然工业革命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出现,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东西方在哲学理念、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但我们认为作者所说的“中国农耕社会的金融制度是工业革命没有发源于中国的决定性原因”这种观点仍然具有创新性。
第二,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与金融作为“第一推动力”全面结合的视角首次对科技金融一词作了严密的表述,提出了科技金融的“5I规律”,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作者认为,当前,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这两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这一趋势奠定了科技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政府、学术界、产业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金融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者进一步对科技金融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一是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推动力”的结合,其目标是实现第一竞争力。二是科技金融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科学金融(ScienceFinance)与技术金融(TechnologyFinance)。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产生机制以及目标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针对解决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安排、政策需求也不完全一样。简单地说,如果解决科学问题的金融安排主要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的话,那么,解决技术问题的金融安排主要应该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当然,实际上,科技金融的绝大部分问题还是要依靠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三是科技金融是一个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概念。科技金融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依靠多学科的交叉理论创新来解决,如科技贷款涉及到对研究开发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分析,科技保险同样是基于对各类保险对象风险的评估和判断,这就涉及到了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等;关于任何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金融解决方案都首先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所以,科技金融几乎可能涉及到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四是科技金融是包括理论、政策、工具和服务的系统性安排。科技金融首先必须建立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理论的价值与力量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但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撑,科技金融的工作就会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策是科技金融的灵魂,无论是政府科技资源的投入,还是市场化资源的引入,都需要政策的设计、引导、激励。工具是科技金融市场的标志,只有源源不断地出现解决科技开发、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创新金融工具,科技金融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服务是保障,因为对于中国的大多数科技企业来说,它们对于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等科技金融的若干问题还很不熟悉,对高水平的服务有巨大的需求。科技金融的“5I”规律是作者对科技金融特征的一个高度概括。作者提出的“5I”规律是:第一个I是创新(Innovation),创新是科技金融的本质特征,创新是科技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基本路径。第二个I是投入(Input),投入是科技金融的基本特征,这里所指的投入包括从政府到市场的全部投入,既有直接的资金投入,也有间接的政策投入。第三个I是一体化(Integration),一体化是科技金融的基本特征之一。第四个I是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这里的“制度”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科技创新的投入需要制度创新的支持,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在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中起到积极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不同的制度安排,如基于资本市场的金融制度和基于银行体系的金融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第五个I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虽然各个国家的金融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一些本质的、共同的特点,如高风险性、不确定性等,科技金融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在科技投入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表现出的“X现象”,即在一个国家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中,政府科技投入的比例逐步减小,企业科技投入的比例不断增高,当到达一定时点时相交并最终形成一个“X”形状。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科技金融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都必须吸收、借鉴国际上被普遍认可和一致遵循的做法,在学习中创新,在教训中提高,在经验中发展。
第三,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金融发展情况的系统回顾、总结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阶段划分,为我们认识科技金融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肯定。
为系统回顾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金融工作的发展与变化,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工作。他们查阅了从1979—2008年所有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以及其他相关学术期刊,了解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作者观察到,在中国“科技金融”一词最早出现是在1993年。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仅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独立进程,更取决于它们由相互独立走向相互融合。
作者认为,伴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中国科技金融经历了从行政制到市场化、从单线条到多方面的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的金融工具或金融市场出现的次序,中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8年至1984年,为行政供给制财政拨款阶段;第二阶段自1985年至1987年,为科技贷款介入阶段;第三阶段自1988年至1992年,为市场机制介入阶段;第四阶段自1993年至1998年,为风险投资介入阶段;第五阶段自1999年至2005年,为资本市场介入阶段;第六阶段自2006年之后,为金融工具的全面深化及创新阶段。
简而言之,《科技金融》是一本具有价值的创新性专著。当然,作为第一本研究科技金融问题的专著,许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学者不断地探索,继续深入研究。
(节选自《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评赵昌文等著〈科技金融〉一书》,原文载于《经济学动态》,作者薛澜、俞乔)
Tags: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评赵昌文等着《科技金融》一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