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慧: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会议提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这是中央立足当前经济形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一方面体现为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具有生产要素高端丰富、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经济结构合理现代、经济产出稳定巨大的特征,从而能够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强大竞争力;另一方面体现为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在受到外部巨大冲击情况下,能够具备充足的抵抗能力,保证经济体系能够快速吸收冲击力而回到正常的循环运行状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化遭遇强势逆流,全球宏观经济治理进入未知领域,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绿色化为主要趋势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基础和产业布局,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存在着巨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中国不仅需要建立一个强大而具有竞争力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还需要建设一个能够抵抗巨大外部冲击的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从畅通经济循环关键内涵、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本质特征来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仅体现为中国经济国内循环流量在整体经济循环量中占比高的发展格局,还主要体现为以国内高水平自主创新为主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以持续扩大国内需求为主不断做大经济循环流量、以发挥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为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也就是说,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仅仅是指国内经济循环流量占比高的“主体”,更主要是指以高水平自主创新为主、以扩大内需为主、以发挥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为主的“主体”。这样的新发展格局,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率与经济安全之间的统筹平衡,既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进而保证我国经济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又能在经济布局上形成有效抵御外界巨大冲击,快速吸收冲击所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经济循环。因此,从本质上把握,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关键任务
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产业体系发挥了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作用,具有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动力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地推进了工业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和贸易大国。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参与者,在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生产体系完整,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和,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韧性。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的2022年工业发展报告指出,制造业体系完善的国家能够比其他国家更好地应对经济危机,制造能力对于经济韧性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我国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对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产业链面临着重构的重大挑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多重压力,存在新工业革命下产业转型、初级产品供给巨大波动、“卡脖子”技术供给短缺、逆全球化“脱钩”冲击等多重因素叠加引发重大产业安全问题的巨大不确定性。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关键,已经是产业链的竞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产业链进行赤裸裸的打压,不断通过各种制度安排试图在全球产业链中剥离中国产业链环节,这更是凸显了我国产业链安全问题的急迫性,以及建设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重大意义。
要构建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针对我国制造业“能力短板”,必须要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也是“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关键还在于创新能力提高。这要求不断完善产业创新发展整体环境,构建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产业创新生态。从政策导向上看,要正确处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通过产业基础再造、领航企业培育工程、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这“三大工程”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除了加快推进实施“三大工程”以外,还有两方面关键措施对于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在生产制造层面围绕着产业基础能力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提高中国的工业基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企业(链主企业)、研究机构、统计部门、产业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政府决策部门等相关机构联动的机制,在打通数据共享障碍和解决数据保密问题的前提下,针对产业链动态变化建立一套常态化的基础分析框架和信息收集反馈处理机制,准确支撑产业链安全态势和对经济韧性的分析判断。
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市场体系是在分工基础上生产要素、产品及服务在各主体之间进行交换,并以价格机制保证供给满足需求的系统。市场体系是否完善,是经济循环能否畅通的决定性因素。强大而有韧性的经济循环体系,要求市场体系容量巨大、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统一开放、主体活跃、竞争有序,要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经济循环体系健康发展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相继出台,对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形成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可以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突破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从而为建设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打下坚实制度基础;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继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积极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市场规模容量持续扩大,从而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最终促进形成强大而有韧性的经济循环体系。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有效保障
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绝不意味着通过封闭的国内经济循环来保障经济安全和经济韧性,而是通过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在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安全和提高经济韧性。
围绕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要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水平营商环境,强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的开放,尤其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规则和标准的联通。二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新兴领域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制定,在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中提出更多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三是围绕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是否强大而有韧性,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在于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创新生态。制造业、服务业的开放重点应该在于形成开放性创新生态,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四是要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扩大开放的同时,要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
通过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来保障形成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要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关键作用。自2013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至今我国已先后分6批累计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港),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自贸试验区版图,自贸试验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先行先试的重要探路引领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自贸试验区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寻找自己的新定位,要在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发挥新作用。自由贸易区要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环节。一是要成为高水平自主创新高地,在推进中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要成为高素质要素汇集高地,具有吸引数字、知识、人才、资本等各类全球高端要素的充足能力。三是要成为高标准规则测试高地,通过在自由贸易区对先进经贸规则进行压力测试,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自由贸易区形成新规则冲击的有效缓冲带,提高我国经济循环体系的韧性。(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7月13日第1版
Tags:黄群慧,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