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简单、静态变得更为复杂、动态,随之出现了大量有关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思想,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单一化过渡为多元化。本文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企业绩效,非财务指标,附加值,价值链
一、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60年代,许多控股公司的重点评价指标是税负最小化。子公司作为母公司达到其发展目标的一种工具,母公司不太关注子公司的绩效评价问题。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开始认识到有必要针对子公司特有的经营环境建立个性化的绩效评价系统,以更好地实现母公司的经营战略。在20世纪60年代末才真正产生了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系统评价的思想。
70年代,绩效评价指标受到当时管理学界流行的权变理论影响,差异较大,评价方法缺乏一致性,人们普遍关注各种纯财务指标。例如,Me1nnes(1971)分析了多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绩效评价系统,在《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一实证研究》一书中指出投资报酬率是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Persen和LeS对400家跨国公司进行文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公司在绩效评价方法上缺乏一致性,评价系统因各个公司经营环境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80年代,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较为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考虑到汇率、通货膨胀、转移定价等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将非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系统的补充。例如,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开展的国家竞争力的定量评价研究,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给予了很大关注;国际学术界分别从企业生产要素以及企业家作用的竞争力,企业员工激励、时间、速度上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经营、战略、微观经济环境的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细化。
90年代,非财务指标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目标体系。例如Peter Drucker在1995年前后写了大量文章,说明企业组织搜集其主要竞争对手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改革”。因此,他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帮助企业记录和评价其改革方面。总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理论界先后产生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融合非财务与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
第一,以改革为核心。彼德·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即改革。因此,罗伯特·霍尔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要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他把质量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下面又细化为若干指标。作业时间是把原材料变为完工产品的时间段,具体包括工具检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改变产品和工序设计的时间等。资源利用尺度用以计量特定资源的消耗和与此相关的成本,如直接人工、原材料消耗、时间利用和机器利用情况。同时,企业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贮备和能恰当评价并奖励雇员的管理系统。霍尔指出,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减少竞争风险。四尺度论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但其缺陷在于指标范围过于狭窄,没有涉及对现代企业至关重要的顾客、市场、战略经营环境等因素,并且四个尺度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没能说明为何要选取这四个尺度、这四个尺度是如何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绩效的。
第二,业绩金字塔模型的构建。马克奈尔、克罗斯和林奇提出了一个把公司总体战略和财务、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绩效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与绩效指标的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在业绩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而最基层的经营信息向上层逐级汇总,最终使高层经理获得经营信息为企业制定未来的战略目标。在这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中,越到高层财务指标使用越多,越到基层非财务指标使用越多。高层的财务目标逐级分解为能直接指导基层工作的非财务指标。可见在业绩金字塔中非财务指标不是作为财务指标的补充,而是作为财务指标的解释提出来的,但该方法没有形成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
第三,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提出。Robert Hall 认为评价企业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RobertS.Kaplan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David P.Norton,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方面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绩效评价理论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建了以绩效棱柱为代表的评价系统。绩效棱柱评价体系是英国克尔菲尔德学院的安迪·尼利、克里斯·亚当斯、迈克·肯尼尔利等(2001)在《战略绩效管理—超越平衡计分卡》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的,它是在日趋发展的战略业绩评价时期,以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为取向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如下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能力。
二、国内文献回顾
从制度层面,中国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从单一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指标评价体系。1999年6月国家财政部、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这两个法规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了规范,其重点是评价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四项内容,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业绩,构建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从1999年起《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排序,引起广泛的关注,至今已进行了五次。评价过程中他们按照自己的理念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上市公司发展潜力的评估体系,大量使用了非财务指标。例如第五次评价活动包括了核心业务指标、经营能力指标和治理结构指标。其中,核心业务指标包括主营业务、业务创新和行业环境三部分,分别用市场占有率、产品领先水平、新产品的研发机制、新产品的市场前景、行业的增长前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具体指标来反映;经营能力包括核心管理层评价、战略管理能力和职能管理能力,具体指标有企业领袖评价、核心管理层的团队能力、战略规划的合理性、战略实施手段与效果、资本运营的历史及效果、营销策略及其效果、组织创新能力等;治理结构包括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的运作效率、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财务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四个部分。这套指标体系最大的贡献在于把治理结构纳入了评价范围,从制度的角度评价企业,使评价结果更加完善,但其缺陷在于指标之间缺乏内在逻辑,没能说明为什么选择的是这些指标而不是其他的指标。
从理论层面,国内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主流理论。
第一,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日趋完善。杜胜利博士(1999)认为非财务指标除了克服财务指标的缺陷之外还有以下重要优点:①过程适时评价;②企业整体角度评价;③注重未来预期评价;④直接而非间接评价;⑤便于预测未来现金流;⑥易于分清责任;⑦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但这种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是非财务指标的改进难以用货币来衡量。非财务指标的改进和利润的关系较模糊,很难辨认出非财务指标上的改进到底引起了利润多大的变化。二是非财务计量指标之间的关联勾稽关系较弱,有些指标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并且过分注重非财务指标可能会使企业财务上缺乏弹性而导致财务失败。因而他认为理想的选择应是财务与非财务评价系统的有机结合。在他关于绩效评价的专著中着重讨论了六种评价指标,包括财务评价指标、客户评价指标、过程评价指标、研究与开发评价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和员工评价指标。
张蕊(2001)认为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果,轻未来价值创造;重有形资产业绩,轻无形资产价值;重结果轻过程,重局部业绩轻整体效益,因而不利于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经营的目标应定位在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上,实现长期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以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为此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体系应以创新为内核,以财务绩效为落脚点,创新、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和员工等五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均应在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