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破除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痛点

http://www.newdu.com 2018/3/8 新华日报 陈柳 参加讨论

    普惠金融、小贷、P2P、新三板等近年来一系列金融改革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设计应当对市场各个主体实现内生激励,否则单纯依靠对金融机构的指标考核难以有好的效果。因此,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应该是既要努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及性,又要实现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同时要努力降低中小企业成本。为此建议:
    坚决反对国有企业在融资领域信用滥用。历经多年改革,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近年来由于政府融资平台的涌现却有愈演愈烈之势。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导致金融领域价格信号失真,国有平台仅因为所有制性质而不是资产质量、经营效益就可以以低利率获取大量融资,从而对民营企业融资形成了挤出效应,导致近年来始终比较宽松的资金面没有外溢到广大中小微企业。
    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机构要形成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生态系统。间接融资仍然是中小微企业的主要力量,从实践来看,硬性规定大型金融机构向小微机构贷款达到多少额度、多少比重的效果并不好。可以将大型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与地方性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下沉渠道结合,发挥后者可以与广大小微企业低成本“面对面”沟通评估的优势。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向部分治理规范(包括部分国资参股)的小贷公司和P2P公司贷款,增厚小贷公司经营能力、降低P2P公司的资金成本。
    加快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信用评价机制就无法摆脱抵押担保的传统金融模式,构建广泛的征信体系是降低金融企业成本、促进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重要方面。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利用平台优势构建信用体系,对生态圈内企业的小额贷款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当有所作为。在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个人和企业各类信息公开与共享。要立足长远制定十年左右的规划,初步为个人和企业建立形成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信用体系,使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模式与国际接轨。
    活跃新三板市场带动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直接融资对中小微企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同于间接融资,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发掘未来的明星企业。作为注册制的试验田,新三板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没有历史包袱的平台。当务之急是通过适当降低投资者壁垒、改进交易方式等举措吸引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不仅能够让企业按照市场化方式挂牌,还能够让投资者按照市场化方式退出,这样才能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地按照市场化方式融资。
    (作者为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破除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痛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