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http://www.newdu.com 2018/3/8 辽宁日报 刘志彪 参加讨论

    把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引导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
    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矛盾是,过去我们没有区分科技的发展阶段以及金融的性质,导致资源错配。一般来说,在科技创新的早期阶段,比较适合用直接金融的方式如风险基金来支持,而在创新的大规模产出阶段,则比较适合用间接金融的方式即银行融资来支持。这两个关系必须匹配。现在一些地方搞科技创新,不区分科技发展的阶段,不区分哪种性质的金融适用于什么阶段的创新,都让银行信贷去支持,名曰“科技金融”。其实这是违反科技和金融相结合规律的。商业银行的资金有安全性要求,绝对不能把它放到风险很大的科技创新领域当中去,而只能放在批量生产之后。风险大的科技创新,一定要以直接融资的方式,由资本市场来解决。科技是决定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因素,但科技特别依赖于直接金融的发展。实际上,没有直接金融的支持,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科技可以很顺利地发展,也难以成为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我们的人力资本供给不足。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输出了一大批留学生,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壮大、科技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未来怎么进一步吸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的各种人才?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建立以城市群落为主的内需平台,形成强大的虹吸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因为人才必然往机会多的地方流动,中国的内需起来之后,一定会出现全世界最优秀的先进生产要素争先恐后往中国流动的壮观景象。人才往什么地方跑,除发展机会外,生活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等因素也起作用。未来怎样通过内需吸收科技创新的主要资源以发展实体经济和创新经济?这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课题。
    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强烈要求,遭遇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短缺的瓶颈。这是经济结构上的一个矛盾: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制造强国,我们的产业结构以“重资本”的制造业为主,但经济却长期处于金融抑制状态,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长期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因资本市场制度不够健全,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直要求在强壮实体经济的目标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具体措施就是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为全球顶尖金融人才创造了施展身手的高地和平台,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建设四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就必须把全球最优秀的金融人才想办法引进来、留下来、留得住。
    总之,在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过程中,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决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在具体工作中,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上一页  [1] [2] [3] 

Tags: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