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讴歌的车主进入4S店维修车间,却发现正在维修的是一辆路虎,不知会作何感想。这却是发生在讴歌位于五方桥的一家4S店的真实状况。讴歌首款国产车将在7月上市,但“积贫积弱”的经销商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只好用各种非常手段求生。这样的渠道能力,再加上讴歌这些年逐渐褪尽的品牌影响力,国产究竟是救命草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苦撑 讴歌4S店 修起了路虎车
周末本应是商家一周时间里人气最旺的两天,但对于讴歌4S店来说,恐怕每天都一样的难熬。上周末,记者在走访车市时发现,讴歌五方桥4S店只有孤零零的两辆展车,却不见销售顾问。
如此反常的现象,让记者下意识地开始留意店内的经营状况。但是从记者进店看车到离开的一个半小时内,不仅无销售问津,接待台也空无一人,只有保险区域内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闲聊。
于是,记者转而进入了维修车间,相比较于店里只有两辆车的情况,维修间从远处看上去倒是“生意兴隆”,但走近后记者发现,本应维修讴歌品牌的售后维修间,却停放着各种品牌车型,而维修台上维修的却是一辆路虎,相比之下“讴歌”倒像是“客人”,如果不是有头顶上的讴歌标志,记者一度认为自己进错了店。
实际上,在去年年底记者就曾走访过这家经销商,虽然当时店里车型也不多,但还有一名销售人员在当班,当时该销售人员曾表示:“现在销售情况不好,就等国产看看能不能撑过去了。”半年时间过去,国产车还没等来,4S店却快撑不住了。
收缩 在京4S店 仅剩一家半
其实,这家讴歌店的现状并不是个例。据了解,讴歌曾在京有三家经销商店,其中一家早在三年前关闭,而另一家位于金港的店面也是时开时不开的情况。同时,从2006年入华至今,讴歌在华经销商只剩42家,此前也有经销商表示“全国没有一家经销商是不赔钱的”。奇怪的是,明明在入华时间上占了先机的讴歌,十年下来在中国市场却越发边缘化。
本田并不想在中国断送这个豪华品牌,于是“一掷亿金”在广汽本田投产了讴歌国产项目。不过,就目前讴歌经销商的情况,渠道萎缩将成为讴歌国产后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毕竟过弱的销售渠道很难卖出过硬的销量。
但讴歌方面却并不急于解决渠道的问题。按照讴歌的规划,在国产后品牌不会并入广汽本田店进行销售,也不会建立单独的国产销售渠道,未来进口车与国产车的销售渠道将会在一起。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第二事业本部本部长渡边康治曾表示:“讴歌具体的渠道拓展数量要根据CDX这款车型(讴歌首款国产车型)的市场反响来定。”
从渡边康治的态度不难看出,虽然国产在即,但渠道上讴歌的策略依然相对保守,是想看看国产车型的市场反应再做下一步的规划。但就当下渠道颓败的情况,想靠一款国产车型“东山再起”也并不容易,同为日系高端品牌商雷克萨斯在华有150家经销商,英菲尼迪也早已超过了100家经销商。而讴歌入华十年也仅有42家经销商。店面的差距也反映在了销量上。数据显示,2015年讴歌在华的销量为4100辆,只相当于“后来者”英菲尼迪40188辆的十分之一,而同样依靠全系进口的雷克萨斯的销量为86912辆。在对手大力扩张时,讴歌不但渠道不仅没有增加反之还有不少经销商退网,与对手的差距越拉越大。
反噬 国产倒计时 渠道窘境伤害品牌
渠道数量过少势必影响国产后的销售,但更为严重的是讴歌不仅是渠道过少,连现有的经销商生存都十分艰难。虽然在北京车展时,广汽本田销售有限公司事业本部副本部长王顺胜表示,讴歌今后主要考虑一线城市布局,聚焦把现有渠道做好,不以数量发展为重。但仅仅半年的时间,位于北京的五方桥4S店就演变成了顾客到店无人问津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怀疑讴歌在渠道方面的规划是否有效。
实际上,虽然讴歌方面一直在强调要提升渠道规划,但距离讴歌年初确定在广汽国产已经有几个月,经销商的情况非但没有缓解,反而逐步恶化。
讴歌经销商的窘境已经给消费者的体验带来了非常差的影响。本报曾报道过讴歌车主在经销商处维护保养车辆,却遭遇无胎可换的尴尬局面。由于渠道、零件售后等服务跟不上,讴歌难免被消费者投诉,更对品牌形象和原本就偏少的客户群体造成了难以抹平的损失。
记者注意到,在与媒体的沟通中,讴歌更愿意将话题引到产品上,在被问及渠道问题时,只是表示会尽快提升,鲜有介绍实际的改善情况。市场经验已经证明,没有强大的经销商网络,就算再好的产品也难有良好的市场反应。
求生 国产不是万金油 渠道品牌要跟上
讴歌2006年入华,但却长期处在产品数量少、不适应市场、价格高、品牌力不足的困局中,这也让其入华十年后销量仅停滞于5000辆上下,而2012年的经销商大批退网,更是让原本经销商网络覆盖极低的讴歌元气大伤,在网络建设方面更加缓慢。由于经销商网络过少的连带效应,导致很多消费者没有见过讴歌品牌,一度与某自主品牌的车标混淆,进店闹出乌龙。
国产在即,讴歌不仅在渠道上没有进行改进,就连品牌宣传上也未见起色。除了TL早期发布的刘德华的广告以及2014年冯绍峰的“品牌合伙人”外,讴歌品牌并未做太多的宣传,本就品牌力不足加之曝光率过低,导致消费者对讴歌车型并不买账,这对于已进入国产倒计时的讴歌来说是个难题。
除了渠道和宣传,讴歌此前最大的弊病就是产品的高定价和高排量,因此国产车型讴歌锁定了小型SUV,希望为其打开销路。但这一级别市场早已被Q3、GLA、X1德系三强盘踞,讴歌无论是销售网络还是品牌力都明显不占优势,而预售25万元的价格更是直逼奔驰、宝马、奥迪,这也让其在国产的道路上为自己树立了不少劲敌。
按照讴歌的国产规划,今年计划实现1.5万的销售目标,其中国产车型承担1万辆目标。这就意味着7月上市后的5个月内,国产车型要每个月卖出2000辆,平均每家店每月要卖出47辆,而就目前讴歌销售网络的状态以及品牌力,47辆的销量难度实际上并不小。
国产、SUV无疑是讴歌在华翻身的关键词,但是如何加速发展销售网络成为讴歌实现本土化的关键一步。此外,讴歌品牌的市场定位、产品营销、定价以及品牌力的问题也面临种种难题,如果以上问题不能一一破解,就算讴歌实现国产,也不能改变它逐渐边缘化的命运。同时,目前国内豪华车市场的表现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红火,而且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已经开始国产化战略,这一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讴歌能否被重新激活,对于讴歌抑或是对于广本都将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