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汽车 >> 正文

徐留平的“四则运算”

http://www.newdu.com 2016/6/25 张宇星 佚名 参加讨论

    如果说“长安”品牌是一块价值不菲的金牌,那么“哈飞”、“昌河”也绝不是两个就值“块儿八毛”的烧饼!徐留平对哈飞、昌河两大品牌的“减法”不能不慎之又慎!
    假如要做到50比50的股比,除了资金以外,马自达还会注入什么样的车型?或者说,要徐留平给出最大“乘数”,马自达的“见面礼”是什么?
    在“做除法”的过程中,在把沃尔沃代工权交还给李书福的吉利之前,徐留平及其长安能不能借势而上,在中高级轿车上有所突破,上演一个汽车版的“鲤鱼跃龙门”呢?

  2009年11月,由于率领长安实现了对哈飞、昌河的重组,长安集团总经理徐留平被业界内外广为关注。

  此前,徐留平就曾表示,“低谷时期做加法”。那么做完“加法”之后呢?如果继续沿用其做“算术题”的思路,则徐留平的“四则运算”才刚刚开始。

徐留平

  做减法——决定哈飞、昌河“废存”

  2月1日,有媒体爆出:哈飞驳斥品牌消亡传言,称:“哈飞汽车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张彦平表示,兵装集团与中航工业联手重组长安汽车集团以后,哈飞品牌和渠道都将继续存在”。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1月下旬,媒体上纷纷传出:徐留平瘦身长安系 哈飞昌河品牌或将消亡;新长安重组加速 不会抛弃昌河、哈飞……

  显然,在完成最初的“加法”之后,徐留平已经着手下一步运算。然而,关乎曾经与五菱、与长安齐名的哈飞和昌河这样国内最知名的微型车品牌,做减法又谈何容易?难怪媒体上刚刚出现相关的新闻,立即招致来自各方的质疑。

  根据某机构的评估,到2008年,长安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200亿元。但是,如果说“长安”品牌是一块价值不菲的金牌,那么“哈飞”、“昌河”也绝不是两个就值“块儿八毛”的烧饼!

  早在2006年1月,由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中,“长安”以31.008亿元列第12位,而“昌河”则以30.569亿元位居第16位,两者的差距只有区区几千万元;同年,在世界品牌研究室公布的“2006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企业”中,“哈飞”品牌价值由8.13亿元升为8.54亿元,这还是从“松花江”改为“哈飞”后不久的品牌价值。

  另外,作为过往30年来 “保军转民”的赫赫功臣,除了“帐面”上的价值,有谁能够计算出哈飞和昌河两个品牌还融入几代航空“军工人”多少情感?彼时,企业是他们的家,品牌是他们的命,这样的价值又有几何?

  到此不禁让人们想起十多年前,长安部分员工因对兵器集团轿车分散布点等不满所引发的过激行为,相信当时已在兵器集团机关工作的徐留平并非没有耳闻。同为军工企业,都是“军工人”,都说重庆人因为吃辣子而火气旺,但江西人的嗜辣程度并不输给川贵湘渝,而东北人的暴脾气更是不“白给”。两家企业经营得不好,广大员工是无辜的。因此,徐留平对哈飞、昌河两大品牌的“减法”不能不慎之又慎!

  于是,媒体上又传出“哈飞品牌存废要由市场来说话”的报道,说这话的恰恰还是前面提到的张彦平。无论是安抚哈飞昌河员工,还回应媒体质疑,抑或是试探社会反应?对徐留平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

  做乘法——应对福特、马自达扩股

  还是1月下旬,有外电报道称,福特与马自达考虑将其在华合资公司分为两个实体,重组与长安汽车组建的合资公司,是为了让这两家公司在与长安汽车的合资公司中都拥有50:50的股权关系,以使公司未来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在中方面前拥有更多发言权。

  在业内看来,如果没有特别的意外,长安继续加深与福特的合作将没有任何悬念;但与马自达的合作也许最值得徐留平深思熟虑。

  截至目前,马自达在长安合资企业的车型仅限于上一代马自达3三厢车和马自达2(两厢和三厢),新马自达3两厢车还需进口。

  马自达在中国如果说不上“滥情”,可以称作“花心”了。十几年间,不但在海南留下两代马自达323(马自达3的前辈车型)及一代普利马;而且还在东北“傍”着一个需要长安赶超的强劲对手,尽管“有名无份(股份)”,却向其输出了比马自达3级别还高的两代马自达6,全尺寸MPV——马自达8也将在年内投产,双方还同时经营着多款马自达进口车。

  现在,马自达在长安福特马自达的股比为15%。要增加股比,如果以目前股比做被乘数,那么“乘数”应该是几?假如要做到50比50的股比,除了资金以外,马自达还会注入什么样的车型?或者说,要徐留平给出最大“乘数”,马自达的“见面礼”是什么?徐留平会不会借鉴不久前上汽与通用的做法(从2010年起,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旗下未控股公司的业绩不能并入财务报表中,为此,通用向上汽出让1%的股权,令中方持股达51%),甚至像一汽与大众一样对合资企业持股为60比40?毕竟,马自达想“在中方面前拥有更多发言权”,而长安给不给你机会——徐留平掌握着主动权。

  做除法——将沃尔沃“完璧归李”

  当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长安立刻向外界表态,由其代工生产沃尔沃S40和S80L的计划不会变。按长安与福特、沃尔沃之间的协议,这两款车在中国的生产期限为10年。即沃尔沃S 40要由长安代工至2015年,沃尔沃 S80L要到2018年。然而,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去除”沃尔沃,对徐留平依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做除法”难题。

  即便是虎落平阳,沃尔沃毕竟还顶着与宝马、奔驰竞争的高档车名份。作为一个有500万辆产销愿景的企业,长安不可能不对高档车“有想法”。帮助沃尔沃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除了简单的代工生产之外,对高档车的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品牌营销、供应商管理、经销商网络等等方面,长安难道仅仅就是“过一道手”,而不会对这个“天赐良机”有所心得吗?

  不要说宝马、奔驰这样的高档车品牌,就是雅阁、帕萨特这一级别的中高档车型几乎成为自主品牌不可逾越的“坎儿”。那么,在“做除法”的过程中,在把沃尔沃代工权交还给李书福的吉利之前,徐留平及其长安能不能借势而上,在中高级轿车上有所突破,上演一个汽车版的“鲤鱼跃龙门”呢?

  总之,现在的徐留平已经无可选择地坐到“课桌”前。已经做大的“加法”显示出徐留平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做减法”考验徐留平的政治智慧,徐常说:“从来都没有纯粹的经济学,只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决定经济学”,这就要看他能不能“活学活用”了;“做乘法”则考验徐留平的谈判与外交才能,面对的都非等闲之辈如福特、如马自达、如铃木,可能还有PSA,国家、企业和员工的现实利益系于一身;“做除法”就考验徐留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了,现在所作的重大决策,是看重个人前程,还是出于全局考量?是不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长安集团的发展、对中国汽车的未来是否负责?

  出身“央企”、有了“四大”的名头,长安也就有了媲美一汽、东风的资格;对徐留平来说,由企业老总,而政府高官——也许不是其孜孜以求的目标,却是一条显而易见的上升通道。近5年前,不满50岁的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苗圩出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后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两年前,仅有46岁的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任吉林省副省长,后任常务副省长。

  由此观之,1964年10月出生的徐留平并非没有机会,但当务之急也许正是做好手头的“四则运算”!让我们预祝徐留平同学好运!

本文见2010年2月5日《国际商报》汽车周刊

Tags:徐留平的“四则运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