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之所以选择“C2B模式”,一是被竞争逼的;二是大通本身的优势。
从2016年北京车展,我们讲用“C2B理念”做D90,到D90上市发布,由此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业务的影响力。
上汽大通D90上市发布会现场
上周,上汽大通以“C2B造车理念”推出其首个实践车型——D90,可根据用户喜好,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同时,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宣布,2017年购车用户可享受终生质保的优惠措施。
在上汽大通D90上市发布会后,中国经济网记者等媒体同行采访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
记者:上汽大通首次进军乘用车领域,为什么对D90车型采用业内罕有的“C2B”模式?
蓝青松:上汽大通选择C2B有两个原因:一是被竞争逼的;二是大通本身的优势。要做C2B模式,大通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由于技术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给企业有直接与用户联通的机会。另外,企业端的大数据应用,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支持新的数据化。
“地利”则是消费者的变化,在汽车进入家庭之后,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消费者一直在消费升级,年轻用户更愿意体现自我、体现自己的个性。
“人和”要求我们的团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智能供应链,采购、售后服务等,我们知道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行的,更知道信息化如何驱动流程的业务运作。必须要说的是,上汽大通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成立仅仅六年,但我们可能是中国汽车企业信息化最强的公司,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是在系统上实现的。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介绍上汽大通C2B业务
2015年,上汽集团“X+”项目融资,支持上汽大通的C2B业务,实际上这也颠覆了汽车行业。汽车行业100多年都是做的B2C业务,现在是真正开始做C2B业务。
从2016年北京车展,我们讲用“C2B理念”做D90,到D90的上市发布会,我们可能是只走到了一半。随着后续产品的推出,客户给出的各种体验、反馈,这只是C2B 1.0的第一个循环,相信由此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业务的影响力。比如,有150万粉丝跟我们互动,整个过程中给我们提了上亿的意见。这在原来的业务范围、业务领域、业务模式里,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产品没上市之前,有四千次用户与我们互动的试乘试驾。用户对我们的理解越来越清楚,而且我们做的都是他们需要的产品。这次带来的价值,是双方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和用户的价值,也是C2B业务带来的价值,即用户可以按照他的想法来定制。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公布上汽大通D90售价
记者:大通D90上市了,那么,你们是怎么处理定制化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的?
蓝青松:关于定制化和成本的关系。此前,汽车的定制化主要还是豪华车,交付周期也很长、成本也很高。因为它是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定制。个性化一定要有生命力,成本一定要有竞争力,C2B的业务才会有生命力。的确会有一些用户会有特别个性化的需求,会有一些成本的增加,也会为他的额外个性化买单。我们希望这一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轻的用户,不只是体验、购买我们的产品;乃至不购买我们的产品,为我们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都非常欢迎,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记者: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上汽大通是怎么看的?上汽集团对于D90有怎样的期待。比如:年产量是多少?
蓝青松:投入一个是直接投入,一个是间接投入。直接投入在制造系统是不大的。在互联网端、云计算这里,就是在数据端,这个投入是大的。这个打法,实际上是和互联网企业的打法是一样的,今后的数字化公司就是谁拥有用户数据更多,谁更有话语权。
关于销量,大通D90自9月份开始交车,当月大概三百辆左右。到十月,争取爬到一千辆,然后逐步往上爬。今年的产能可以做到一万辆。
记者:据我们观察,这个级别的车在政府采购或者是部门及系统用车都有较大的比重。那么,您未来的预期是怎样的?
蓝青松:政府采购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预计大概会有10%-15%的销量会是政府采购。尤其是在公检法司,还有中西部政府使用,以及一些大的企业,如矿山、冶炼、石油、石化、邮政等极限环境的,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智能互联系统还可以和他们的后台系统联系。对此,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二次开发,给他们带来更多价值。
记者:在“C2B时代”之前,经销商在销售现场是扮演接受订单,以及接受用户有限的个性化需求。大通把定制平台放到线上,经销商在整个销售环节中的角色会产生哪些变化?
蓝青松:在原来的模式或者现有模式上,经销商可能是做售后配件选装。现在做C2B以后,经销商的一些需求,也会变成整车厂的一些业务,我们可能会在流水线上做。另一方面,特别个性化的一些区域,我们也可以安排在区域做。这样就真正变成我们和经销商,然后再和用户的直联。(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
相关阅读:
D90售15.67万-26.38万元 年内购车可享终生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