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汽车 >> 正文

瞿国春:智能网联占据制高点 安全性是新能源底线

http://www.newdu.com 2018/9/7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姜智文 佚名 参加讨论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基础不牢固,动力电池综合性能差等问题。其中,“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全行业的所有参与者要认真的对待”,瞿国春强调。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瞿国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门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创新,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9月1日,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正式拉开帷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就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以及智能网联的未来重要地位发表主题演讲。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

  新能源车优劣势共存 安全性是发展底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经从培育期进入了成长期。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连续三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使相关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瞿国春表示,目前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材料的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体系。同时,骨干整车企业都已经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

  而在基础设施方面,新能源配套环境日益优化,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同比增长了52%,新用户私人安装率接近了80%

  然而,“在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面临发展基础不牢固,动力电池综合性能仍需提升等问题。”瞿国春坦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资源开发到回收利用等,全产业的发展不够平衡,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信部将计划重点开展多项措施,瞿国春指出,第一,深入做好双积分制度的实施工作,明确下一阶段积分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技术指标等内容;第二,完善扶持的政策体系,从过去的鼓励购买向鼓励使用转变。;第三,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打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完善标准与体系;第四,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瞿国春强调,“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全行业的所有参与者要认真的对待”。

  智能网联占据未来制高点 跨界发展是解码器

  除新能源以外,智能网联无疑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瞿国春表示,一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这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与此同时,“我们也做了一系列工作,并明确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目标”,瞿国春说。

  据介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速推进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产业链的布局测试示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部分L2级车型实现量产,L3和L4级的车型也正在研发测试,并有望在2020年左右少量的进入市场。

  智能网联汽车具有明显的跨界和跨越发展的特征,而我国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协同推进不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对滞后,基础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瞿国春指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门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创新,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首先,加快推动汽车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建设;其次,落实和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急需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再次,加快推进道路测试,指导地方开展道路测试工作,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道路智能化改造;最后,开展LTE-V2X蜂窝网络通信等应用功能标准化和接口标准化的研究。明确LTE-V2X产业实施路径,以及未来5G阶段的V2X通信整体发展规划。

  除此之外,瞿国春还对我国汽车公告管理改革情况加以介绍。他表示,从去年开始,工信部就启动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编制工作,目前《办法》还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之中,预计年内会发布。

  《办法》特意提到,对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导致相关准入事项不能满足,或不适用于现行的标准法规技术规范的产品,经过评估后可部分豁免,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创新产品进入公告做好铺垫工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Tags:瞿国春:智能网联占据制高点,安全性是新能源底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