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非理性的“报复性上涨”,将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掣肘,其危害更是不言而喻。只有让煤炭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使价格既反映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开采成本和合理利润,又兼顾下游企业特别是发电企业的承受能力,才能实现细水长流、共同发展
近日,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伊泰集团等三大煤炭企业相继决定,将公司销售的现货煤炭价格在原有基础上,下调10元/吨。
在煤炭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已经突破600元/吨大关的背景下,煤炭骨干企业主动下调现货动力煤价格,无疑将给“疯涨”的煤炭价格降温,也有利于引导煤炭价格逐渐向合理价位回归。
客观地看,此轮煤炭市场价格的回升尽管受到多种影响,但总体上也是去产能的初衷所在和必然结果。在经历“黄金十年”后,煤炭产业自2012年起掉头向下,价格一跌再跌,煤炭企业苦熬度日。为帮助煤炭企业摆脱困境,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去产能、限产量等。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走势看,这些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煤炭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在持续改善,这对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自身好转也带动了铁路运输等关联行业回暖,也对近期PPI、PMI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不过,当前煤炭价格的疯涨,与市场供需的基本面已经脱节。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约28.4亿吨,而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4.6亿吨,净进口1.7亿吨,加上全社会超过2亿吨的库存,煤炭在供需两端总体上并无明显失衡。而截至11月2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较年初已经上涨了近90%。煤炭价格非理性的“报复性上涨”,将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掣肘,其危害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煤炭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将给去产能的重任带来干扰和影响。在价格飙涨的背景下,一些原本已经停工停产的小煤矿,很有可能趁机复产;违法违规项目在利益驱动下又可能死灰复燃,冲击正常生产秩序,进而可能引发今后煤炭价格再度大幅下跌,无序竞争的局面又将出现。如此一来,不但会使行业上下付出艰辛努力得来的去产能成果付之东流,更会使全行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无从谈起。
其次,煤炭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会对上下游用户特别是下游火力发电和原材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行业大起大落特别是企业困难时候无力技术改造和增加安全生产投入,也会对为其提供生产装备的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上下游协调发展,还会推高企业运行成本。
再次,煤炭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将加剧市场中的非理性投机行为。本轮煤炭价格过快上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量资金进入煤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投机挣快钱,推波助澜,扩大了价格上涨的效应。
此外,当前的煤炭价格暴涨缺乏市场基础。目前煤炭产能仍远超需求,如果煤炭产能释放过多、市场供应大量增加,缺乏支撑的煤炭价格必然高位回落,这将使煤炭企业再度陷入困境。此前的无数次经验证明,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投机炒作最终必然是大潮退去一片狼藉,受影响的还是煤炭自身和相关行业。
当然,我们也应反思,在2012年至2015年煤炭价格跌跌不休的过程中,煤炭价格击穿了合理价位,港口煤价“腰斩”,坑口煤卖不出沙子钱,一些煤层条件好、开采技术先进、效益更好的煤矿,也濒临亏损或已经亏损。煤炭企业苦熬度日,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现象大量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减少,最终影响到煤炭市场供应,也不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由此可见,煤价的大起大落,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上下游和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在煤炭价格暴涨暴跌的市场环境中,也不会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让煤炭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使价格既反映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开采成本和合理利润,又兼顾下游企业特别是发电企业的承受能力,才能实现细水长流、共同发展。
(洪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