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年初不到5万个,增加到年底的15万个,当年增量是上年度的6倍,我国一举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此外,汽车销售厂商提供的数据显示,私人乘用车的充电桩安装比例已经提高到80%以上。城际快充站已服务1.4万公里高速公路,形成四横四纵两环格局,站间平均距离48.6公里。2017年,力争新增充电桩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
然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车桩标准不统一、兼容性差等;充电桩在支付渠道、信息收集方面都是孤岛运营,无法互联互通,目前的充电桩市场依旧处于无序状态。
如何破解充电设施存在的不兼容现象,北京市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前,北京市充电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与8家运营商实现了跨平台互联互通。平台接入并上线充电桩6000余个,其余充电桩正在调试与核准中,已上线充电桩的70%接入忙闲状态,50%已实现通过公共管理平台App启停支付。
通过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充电网络建设和运营的难题,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根据国家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预测,2020年全国将有1.2万个公共充电站在高负荷运转,480万个充电桩为5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将超过中国现在所有电商。在充电桩互联互通逐渐形成规模的背景下,充电行业也将进入洗牌期。(文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