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曾建中/文 说起枸杞,我们会想到什么?宁夏或是最先出现的字眼之一。但继续说起枸杞品牌,更多的或是茫然。这是瞄准“中国枸杞之都”的宁夏一直面临的尴尬。
枸杞被认为是宁夏知名度最高的产业,也是该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产销量占国内枸杞总量一半多,是国内枸杞产业的“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但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低及品牌缺失等诸多因素,一度成为宁夏枸杞高质量、高效益,以及扩大出口的掣肘。
时隔四年后,国家认监委近期重启枸杞有机认证,这给宁夏枸杞力主走高端精品路线,提供了一个路口。与之相辅, “枸杞之乡”——宁夏中宁县启动建设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质量安全示范县。宁夏枸杞在“十三五”末实现300亿元产值,相比“十二五”末翻两番的目标,由此有了更多助力。
这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藉由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缩影。
重启枸杞有机认证
对于时隔4年后重启枸杞有机认证,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笑言“幸福来得有点晚”。
该公司产品出口对标的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地区,也是整个宁夏枸杞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些地区贸易技术壁垒设置最为苛刻,尤在食品、农产品领域。更为特殊的是,由于枸杞属于我国独有的食药两用产品,国际上并未针对枸杞产品制定明确的检验和判定标准,加剧了市场风险。
2006年5月,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设限数目、检测项目大幅增加;2007年初,英国对中国枸杞是否属于新资源食品,开展了安全性调查;去年美国出台新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配套法规,要求所有输美食品企业必须建立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和食品防护计划等……枸杞出口障碍增加。
2012年更甚,由于重金属、农残超标等严重问题导致市场乱象丛生,国内枸杞被取消有机认证资格。这使其陷入了一种尴尬:就算获得了国外机构有机认证,也不能在国内以有机产品身份进行销售。
重重壁垒、身份“暗淡”,加上国内价格上涨、国外经济不景气,宁夏枸杞在延续多年上扬的出口成绩后,去年6月急剧逆势下降,遭遇“滑铁卢”,6月至9月出口货值同比分别下滑了26.2%、28.4%、31.2%、52.2%。
基于对有机农产品在提高质量供给水平方面意义的认识加深,宁夏枸杞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断吁求枸杞重回有机目录。
通过彼此连续沟通,国家认监委与宁夏检验检疫局,决定在实施GAP认证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枸杞企业进行有机试点,提升枸杞绿色、标准化生产水平。
在全国参加试点的28家枸杞企业中,宁夏有13家,占近一半。这从侧面显现了有望重获有机身份,对宁夏乃至全国枸杞产业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宁夏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8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5%以上,干果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年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宁夏枸杞被当地官员认为是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枸杞和制品是宁夏最具区域特色的产品,也是宁夏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陈生荣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体量和意义,宁夏对枸杞有着不一般的考量和期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马力提交了《关于支持宁夏枸杞产业绿色发展的建议》的议案。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宁夏加快枸杞标准化体系建设、枸杞纳入有机产品目录等。
另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曾一春透露,宁夏成立了枸杞产业再造优势领导小组,自治区主席亲任组长,一位党组副书记和一位副主席担任副组长。
高规格领导,辅之以《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以及今年1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宁夏希望在基础研究、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再造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
传统产业转型“高端”
按照宁夏的既定目标,到“十三五”末,宁夏枸杞产业总产值将达300亿元。
宏图可彰,但宁夏枸杞难掩的窘境,也显现了解决的紧迫性。
当地官员表示,宁夏全区枸杞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管理粗放、现代化程度不高,影响着枸杞产品质量和效益。而出口通道也不畅通。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陈生荣说,目前宁夏枸杞产业的链条虽然已在逐步完善,但出口产品仅以干果为主。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研发人才,枸杞深加工较差,产品附加值较低。特别是枸杞的药理、药效研究不够,药用的附加值欠缺,产品没有品牌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
正如当地官员所描述的,大家都知道宁夏枸杞好,也知道中宁枸杞,但这只是一个产地概念,不是一个企业的产品概念,缺失品牌。
这也是宁夏枸杞当下希望藉由重获有机身份,做高端枸杞的动因之一。
宁夏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处处长陈炜说,有机认证的重启,说明枸杞正在“回归”,对提高宁夏枸杞的知名度、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都有重要意义。该局与中宁县政府达成一致:要做高端枸杞、精品枸杞,进行深加工,实现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
在陈炜看来,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前提,即只有从种植上也就是源头,控制农残或外来污染物,做到枸杞真正有机,才有进一步加工,以及更好“走出去”的可能。
推广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是举措之一。早在2009年,配合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宁夏检验检疫局与中宁县政府合作建立宁夏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
今年一季度,中宁县出口枸杞货值同比增长356.5%。这一效应,促生了中宁县将目前的3万亩质量安全示范区,扩展到10万亩,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宁夏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去年年底,中宁县政府提出创建GAP示范县的目标,藉此将自身的枸杞、硒砂瓜、供港蔬菜等特色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陈炜看来,作为宁夏枸杞产业的“龙头”和风向标,中宁县此举的意义不局限于这一隅。“我们希望中宁示范区(县)的建立,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宁夏)区域,推广示范区的理念、方式,推进枸杞等农产品食品的标准化。”
按照计划,今年8月下旬,国家认监委将对中宁GAP示范县进行检查验收。
可预期的是,宁夏枸杞以质取胜的路径正在铺开。不过,已有的经验教训表明形势依然严峻。这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陈建华希望国家部委提供更多助力的意图所在。
陈建华希望,国家认监委能够指导、支持宁夏建立枸杞“同线同标同质”三同的管理机制,扩大宁夏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县,“指导我区逐步实现国内销售与国外销售'三同',能够以国际标准来规范提升宁夏枸杞的质量,增强宁夏枸杞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自治区要求除了要把宁夏枸杞作为产业的概念之外,现在要通过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的打造,使它成为一个质量安全过硬的品牌标准。”
同时,陈建华希望国家质检总局能够指导支持宁夏建立枸杞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枸杞贸易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的评定程序,来指导宁夏制订应对措施,用外贸出口来引领枸杞的产业转型升级。
供给侧下的绿色经济
在宁夏“十三五”规划中,超过两成的枸杞产品将出口。相比内销来说,这个量不是很大。虽如此,但陈生荣认为出口枸杞“引领了宁夏枸杞一步步往上走”。因为要求高,参照美国欧盟等区域标准,出口枸杞品质最好,对枸杞品牌的影响推动也最大。
“宁夏枸杞出口是没有品牌的,都是大包装原料的方式出口,所以挣不到终端的钱。”陈生荣说,现在也在提倡宁夏枸杞在国外要加强品牌推广力度。部分枸杞企业在国外开设品牌店、形象店,意图就在这里。
陈生荣说,宁夏将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和商标注册等,支持本土的枸杞出口企业和各类境内外大型的农产品、食品展览会,宣传、扩大宁夏枸杞的美誉度,获取商品供求的更多信息,提高宁夏枸杞出口企业国际营销能力,进一步扩大枸杞出口份额。
不难发现,宁夏枸杞的现状、当下举措以及未来期许,是中国有机产品的一个缩影,其在国家层面也有最新“指向”。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就明确提出,整合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制度,大力促进有机绿色产业发展。
而在新经济新常态的理念举措驱动下,如何在传统优势产业中推陈出新,更大发挥特色优势,是宁夏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必然。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王大宁表示,此次启动枸杞有机认证试点,是国家认监委精准施策,服务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认监委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这一重大改革部署的具体行动。国家认监委将严格按照《枸杞有机认证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从制定技术规范、联合认证检查、实行全程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四个方面着手,严格做好枸杞有机认证试点推广。
王大宁还表示,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形成绿色新的增长点,形成提质增效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绿色产品的整合,被纳入供给侧结构改革当中。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自然成为质检部门落实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等中央部署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认监委已有的初步工作安排时间表,在今年7月底,要拿出绿色产品统一标识认证的体系方案,今年年底发布《中国绿色产品标识管理办法》、《中国绿色管理办法合格评定的实施意见》,以及《试点产品的目录和认证规则》,明年5月启动认证时间统一信息平台的搭建。
据相关部门介绍,目前有机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有机产品生产消费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机产品总产值1164亿元人民币,总贸易额约800亿元,国内销售额约为800亿元人民币,有机标签备案10.56亿枚。按国外有机产品标准认证的企业有1198家,出口贸易额约为5.86亿美元。
当前国内外市场对有机产品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加之国家对有机产业的监管和支持力度不断强化,中国的有机产品国内外市场销售额,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对宁夏枸杞,乃至整个有机产品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