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食品 >> 正文

“私房制作”是否该有准入门槛?盘点各国管理自制食品

http://www.newdu.com 2016/9/17 央广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秋佳节将至,据报道,各种私家月饼也叫卖起来,消费者中刮起了一股购买“私房制作”的风潮:主打“纯手工制作”、“用料天然卫生”、“纯天然无添加剂”的月饼热销。但事实上,这些月饼当中很多都是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的“三无”月饼。在“品味私房精制”的口号之下,这些月饼的安全质量如何保证令人担忧。

  有人对手机私房菜APP当中提供的“邻居”亲手打点的饭菜很有好感,认为它放心便捷。可是这些私厨APP却被曝出由于没有准入门槛,食品质量不容乐观。放眼国外,他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私房制作的食品?自制食品是如何保证质量的?能放心吃吗?非正式公司生产的自制食品,又该由谁来监管呢?

  电视中主推“炸鸡和啤酒的”的韩国,其实也有很多自制料理。最近韩国还推出了查询、举报、搜索食品信息的APP。日本曾经历了像森永毒奶粉、地沟油危机、雪印等食品安全的“阵痛”,痛定思痛的日本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了严加监管,对个人制作的“手料理”也有严格的准入。日本的“私房制作”情况具体如何,政府又是怎样确保食品安全的呢?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在日本出售任何食品类的商品都要经过许可,无论是自制的还是超市等制作的糕点、菜肴,无论是通过网络或者是小摊位销售,任何经过加工的食品,任何规模的出售都必须事先到当地保健所取得营业许可。销售的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健康促进法、农林物资标准法等等,全部有关食品的相关法律规定。

  比如在食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明原材料名、保存方法、有效期、添加物、是否有转基因成分、制造方等等。制造和保存的场所也要通过政府的检查,比如必须有换气设备、除虫措施、用水是否符合食品用水标准、是否有将奶制品的原材料全部保存在10摄氏度以下的设备。制作生鲜蔬菜制品必须具备两个以上水槽等等。如果不严格管理食品的销售,可能会带来食物中毒、异物混入食品中的事故,而要通过这样繁琐的申请和严格的检查,让不少想自己做些食品出售的人望而却步。所以日本这个领域的市场并不兴旺发达。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说,绝大部分的澳大利亚食物都是持证经营的商家提供的。

  胡方说,比如中秋节,他也收到了一些月饼,有一些造型独特,但不是批量生产,但是只要细细研究起来,会发现这些基本上都是一些悉尼的中西餐馆私人定制然后直接送过来的。因为餐馆有食品类经营许可证,因此这也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胡方介绍,澳大利亚的食品标准法典对食品制作的安全标准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在马路上绝对看不到任何经营性质的无证食品摊点。在几年前唯一能发现的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却在售卖的食物可能就是在一些集会活动、社区庆典现场,有一些孩子们在自己销售柠檬水,他们用自己家种植的或者购买的新鲜柠檬榨汁,加冰水或者是苏打水出售,一般这种销售主要为了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整个制作过程也非常的简单,问题不大,所以很多人也就对这个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近几年来,澳大利亚人手机上的外卖软件也开始多了起来。胡方说,由于加盟外卖系统的程序非常的规范,所以只有真正的有营业执照的餐饮机构才可以加盟。不过,最近事情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人利用很少会被政府监管到的新兴社交平台或者是靠信箱里面扔传单的方式也开始进行无证私房菜的销售了。

  比如在这个月,胡方家信箱里就被塞了好几次传单,因为知道他是中国人,所以传单是用中文写的,主打菜是老鸭粉丝煲。胡方办公室有一个同事是马来西亚人,他也同样知道一些只有看得懂马来文才能登录的马来美食外卖信息。这股风气目前只是在较小的范围内传播,而且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这种信息沟通都是用非英文文字进行的。而且所使用的沟通工具也是一些具有区域色彩的工具,比如中国移民之间,私房菜外卖信息的沟通一般是通过微信来传播,这主要是抓住了澳大利亚政府很难监管一些非官方文字,像中文、日文、马来文这个空子而进行的。而在主流的餐饮行业间,英文版本的外卖软件当中,这种现象几乎还没有。

  在英国,个人如果想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了解相关培训可以联络当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就英格兰地区而言,对于家庭自制食品销售没有明文规定要求食品制造者和销售者持有食品卫生课程的证书,但是从事家庭自制食品销售的个人或商家在营业之前必须向所在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由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派官员对他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并授予相关的许可证。

  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遍及世界。美国是不是也有家庭料理这一说?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华尔街多媒体记者林健介绍,美国也有类似的私房菜。 例如Homemade,Foodie Shares。这些公司,就像餐饮届的Uber,酒店行业里的Airbnb,利用共享经济,令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些公司的网站注册成为“家庭主厨”,由这些公司负责资格审查,有的时候是派人亲自去申请者做菜的地方实地考察,有的时候是通过审核上传照片的方式。

  除此之外,根据NBC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纽约的一些私房菜主厨还会伪装成有正规执照的餐厅,在例如Seamless或者GrubHub这种正规订餐网站上售卖食物。当消费者搜索这些餐厅的名称和地址时,会发现根本找不到。而对于这种家庭自制食品,消费者褒贬不一。据了解,有些私房菜做得既精致又可口,不比餐厅的差。况且有些私房菜就是身边邻居做的,所以吃起来也感觉也放心。但是还有很多人表示,只愿意选择正规餐厅的食品。

  早在2013年通过的美国议会法案第1616条就允许个人售卖在家自制的、没有潜在危险的食物。这条法案从加州开始,蔓延至全国。但是由于各个州具体的实施措施以及对于“没有潜在危险的食物”的定义有所不同,给了私房菜提供者以及提供这类服务的公司很大自由空间。一般来说,私房菜提供者需要向当地环境卫生机构提交自我认证清单,在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卖给消费者。而有时候则是由Homemade这类提供平台负责审查。

Tags:“私房制作”是否该有准入门槛?盘点各国管理自制食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