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最强大脑》自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节目组不仅在项目创新上坚持精益求精,还始终不忘致敬艺术与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继提线木偶戏剧、手工油纸伞以及折纸作品等作为创新项目后,为了真正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最新一期的节目又选择了颇具代表性与内涵的国粹中医药,精心设计了涉及中药方剂的记忆项目,收获观众们一致好评:“一举两得,看比赛的时候还能了解到中药的小常识。”
众所周知,中医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自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中国以来,由于文化的不自信以及中医自身质量标准缺失、专利意识淡薄、科技研发滞后等问题,关于中医药存废的争论至少出现过五次,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困窘之地。如今,在“需求+政策”的大背景下,已被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地位的中医药行业无疑迎来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黄金发展期。
对内而言,除了综艺、影视文化中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外,北京、浙江等地也在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将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也是当前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表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
对外方面,同仁堂、广誉远等传统中医药老字号正积极引领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同仁堂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走出国门的步伐。去年11月,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落地南非,随后更是搭建了国际在线平台TRTMED.COM,为中医药国际化实现了“互联网+”新布局。相比之下,有着近500年传承历史的广誉远则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导向,通过广誉远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国医馆、广药堂等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其新近落成的澳大利亚国医馆试运营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整体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如果单纯去传播一种价值观,外国人可能会反感,但是中医药不一样,它传播的不是意识形态的内容,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可以造福人类健康。”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如是说。据郭家学介绍,全世界有30多万家中医诊所,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医学科学殿堂也有3万多家中医诊所以及十几所中医药大学。“这是因为中医是一门试验科学,是可以治病的,在讲究实用主义的西方世界里,只要能治病就是好东西。”
郭家学认为,中医药知识、文化的传播,对于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中医药是中国智慧的一个重要代表,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实用科学,中医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重大价值,未来,中医药会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随着中医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国外的实践推广,中医在欧洲成功实现了转身,从“民间医生”转变为“受到国家认可的正规医学”,甚至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时,还被视为“最好武器”。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