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黄记煌三汁焖锅推向市场以来,历经12年之久,2016年黄记煌才动起了做外卖的年头,并与饿了么、美团外卖开展了全面合作,联手开拓外卖市场。
事实上,在火锅行业里,黄记煌涉足外卖算是晚的。早在此之前就有一些公司做火锅外卖。像来一火、挑食这种O2O火锅外卖公司,提供食材并上门服务;也有线下门店提供外卖服务的,如海底捞的“Hi捞送”;还有像董火锅这样的自营火锅外卖公司,由中央厨房提供食材,自建物流配送。目前火锅外卖市场竞争也是激烈,失去先机的黄记煌能否在火锅外送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仍需市场考验。
选择外卖起源于满足用户需求
近日,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6-2017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到2.6亿人,相比2015年用户规模增长率为22.5%;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1662.4亿元。
面对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大蛋糕,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各大餐饮商企纷纷加入外卖的行列。那么,为何黄记煌却如此沉得住气,发展十几年来,竟是第一次做外卖?
根源还是黄耕对品质的高要求。“我不想做失分的外卖,堂食是什么样,打包到家失分太厉害,我不想做。中餐讲究色香味型气。我想黄记煌的外卖,也能像个作品,而不是看着焖得挺好,打包回家一看像折箩(北京话,将不同剩菜混在一起打包)。”黄记煌董事长黄耕如是说。
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饮食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叫个外卖”成为继“在家做饭”和“到店堂食”之后,国人就餐的“第三种常态”。据美团点评数据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有3个是外卖用户。“实际上在餐厅里也有不少客人要求打包,消费者有了需求,我们自然要满足,但黄记煌提供的外卖绝对不是一个将就的盒饭,一定是带着锅气、带着温度的一道菜。”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在产品线日渐成熟、出品更加稳定、培训营运等各个环节更加完善之际,黄记煌适时将外卖焖锅推向市场,并携手在国内外卖领域拥有巨大流量的饿了么,正式开启外卖市场。
耗时耗财潜心研制“一次性锅”
“火锅外卖确实是有市场,但里面也蕴含着大文章。”黄耕说,比如如何保证外卖菜品的口味、品质?如何重新按照消费场景打造产品等等,火锅外卖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火锅,而是重新定义消费体验、去除中介和高成本,优化产品链,给予消费者菜品、服务、口味、价格多方面的体验。
为此,黄记煌差不多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完善外卖的菜品、流程和包装:不是黄记煌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外卖,含水量大、缩水多的菜品被排除在外;外卖和堂食的焖制方式也要区别开,外卖价位也要相比堂食有所调整;至于外卖包装,从特制的打包锅,到包装纸盒、封条、餐具,都经过专门设计。
就比如黄记煌外卖使用的是一次性锅,采用的是保温保鲜度极好的铝箔材质制成的同比大小的锅型,材质符合国家食品容器卫生标准,还带着锅盖,外加加厚的保温袋,以保证送到家的焖锅同在店内一样,具有同样的温度和锅气。此外,这口锅也可以直接加热,零下20度到零上250度,锅的结构不会发生变化,用烤箱、电陶炉、酒精炉、燃气直接加热都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如今,在黄耕看来,餐饮外卖市场已然进入了存量阶段,提升用户体验才应成为各品牌发力重点。而黄记煌要做的就是,半个小时内能送到烫嘴的外卖,而且还得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和健康!“我的希望是,黄记煌的外卖是给你家饭桌添道主菜,可能是焖条鱼,或者是炖个鸡。”这是黄耕决定做外卖时的最初愿景。
在餐饮O2O这袭热潮中,餐饮品牌选择做外卖,在某种程度上或是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线上流量,但是记者认为,品质保证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技术创新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而用户体验最终决定了用户的去留意愿,三者的结合方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正如黄耕所说,“黄记煌一开始不是不愿做外卖,而是万事俱备才出手,一要满足用户需求,二也要让他们吃得开心、放心,为品牌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