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食品 >> 正文

最高2.2米!“巨型稻”下好乘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长沙10月16日讯(记者 沈慧)  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站在2米多的“巨型稻”前,1米7左右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看起来有些“娇小”。“我做过一个梦,梦中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如今,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又近了一步。16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正式宣布,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种质——“巨型稻”。

  “这是个非常好的种质材料,最大的优势是生物量大,期待接下来能能够在收获指数上进一步提高。”参观现场,袁隆平提出殷殷期望。

  稻米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穗量/作物整体重量)两大性状。袁隆平说,过去的高秆水稻品种三分之二是秆,收获指数仅有0.3左右,借助矮杆基因将水稻株高矮化以提升收获指数(0.5),水稻亩产量一度提升至400公斤。

  不久,第二次绿色革命利用杂交育种优势,在保持较高收获指数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生物量,实现了作物单产的又一次跨越式提升。然而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挖掘,现有水稻种质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都已经接近上限。在此背景下,培育拥有超大生物量的大个子水稻成为水稻育种的主流方向。

  “‘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新种质。”根据“巨型稻之父”夏新界提供的数据,“巨型稻”株高最高2.2米,茎杆粗壮(18.5mm),叶挺色深,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蘖40个,单穂最高实粒数达500粒。

  不过,个子高、生物量大仅是优势之一。“作为‘父本’材料,巨型稻的出现为水稻育种提供了又一新选择,未来有望与其它水稻杂交培育出更多水稻新品种。”在夏新界看来,巨型稻这一水稻新种质目前还有诸多技术亟待决,未来增产潜力值得期待。“而只要突破栽培技术,收获指数提升至0.5,其理论单季产量有望超过18吨/公顷,打破单季水稻产量纪录。”

  不仅如此,因株形高大、稀植、生育期长、叶茂且冠层高、淹水深度大,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巨型稻”还具有明显的种-养结合的优势。2017年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亦提高一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亩均纯收入超过万元。

  “下一步,我们还要对‘巨型稻’遗传调控机制、农艺性状等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改善优化其品质。”夏新界表示。

Tags:最高2.2米!“巨型稻”下好乘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