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2月8日电 题:“牛贷”让奶牛住进“豪宅”
新华社记者 范迎春
北方寒冬,昼短夜长。汽车驶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城西行半个多小时到达胡吉吐莫镇时,小镇已笼罩在一片夜幕中。犇康牧业公司奶牛场场长陈兆全换上一件干净的棉服,热情接待前来回访的县邮储银行信贷员张恒达和省邮储银行三农事业部的工作人员朱振华等一行。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犇康公司养殖场在当地是个规模化企业,目前养殖奶牛489头,是县邮储银行重点支持和长期合作的贷款户,张恒达是客户经理和定点联系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犇康公司今年的150万元贷款抵押物是养殖场里的200多头优质奶牛。陈兆全说,他们自己给这类贷款起了个名字,叫“牛贷”。
经过头顶蒸汽和脚下火碱两道消毒程序,一行人径直来到利用贷款建成不久的新牛舍。新牛舍长140米,宽36米,内部空间最高处9米,宽敞气派,对奶牛们来说是个“豪宅”。牛舍中间的过道干爽而洁净,空气中也没有像许多小型低档牛舍那样弥漫着呛人的粪便味道。
刚进入牛舍大门的左侧,是一小块“未成年区”。四五只出生两个多月的小牛犊,欢快地从栏杆上探出脑袋,打量着眼前的几位“不速之客”。
张恒达等人沿着中间的过道一边走一边观察,一边与陈兆全攀谈。
“这几天奶价怎么样?”
“和上个月差不多,还是3800多元一吨。”
“牛舍里温度多少?我怎么觉得有点低呢?”
“一直控制在零上七八摄氏度。这温度对奶牛是最舒适的。”
“消毒情况怎么样?”
“现在消毒是每天一次。这两天还特别把场区周围也处理了一遍。”
张恒达和省行来的同事对牛舍的各方面情况甚为满意。“马上到年底了,你跟老板沟通一下早点把这个月的还款准备好,到时候别‘掉链子’。”张恒达说。陈兆全笑着回答:“没问题。放心吧。”
东北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带毛儿的不算”,寓意是养殖业潜在的风险。近些年,杜蒙县确立了“畜牧强县”的目标,还引进了伊利等知名乳品加工企业,但是资金问题成为养殖业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
邮储银行杜蒙县支行行长赵红艳说,近些年邮储银行通过养殖户联保方式为1500多户农民发放了小额贷款,帮助解决了一部分购买畜禽资金问题。但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常面临“有钱建房就没钱买牛”“有钱买牛又没钱买料”的窘境,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抵押物。
邮储银行杜蒙县支行经过反复市场调研,并报请黑龙江省分行批准,于2015年10月推出了针对奶牛养殖业的“奶牛活体抵押登记+奶牛保险+应收账款质押”新贷款模式,允许养殖业主以实有奶牛作抵押获得贷款,以奶资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由保险公司、牧业公司、银行机构三方签订保险转让协议和畜禽存栏监管协议。
“这种活物抵押贷款方式在黑龙江省是首创,当时在全国也应该是比较超前的。”赵红艳说,两年来杜蒙县支行累计发放活体抵押贷款1306.8万元,运行和履约情况非常好。
陈兆全表示,活体抵押贷款方式对急需中转和流动资金的养殖企业来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因为毕竟养殖场的大部分投资是在奶牛上。在银行的帮助下,企业正逐步进入良性健康发展期,卫生防疫和奶源品质安全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邮储银行杜蒙县支行组建9年来,把服务三农作为最主要的功能定位,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6.3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接近70%。赵红艳说,目前金融支农和精准扶贫仍有很多的难题需要破解,“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农村住房、土地使用权等领域的金融支农渠道,力争发掘出更多创新实用的方法。”
在杜蒙县另一家养殖企业鼎毓牧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景峰正在计划把先前用奶牛抵押的贷款余额约50万元还清,然后重新办理一笔100万元左右的贷款用来新建牛舍和购买设备。他说,要利用好现在的优惠扶持政策,尽快把软件硬件提升一个档次。同时尽快把奶牛数量从现在的300多头扩大到500头,形成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