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 房产资讯 >> 正文

西部农民的“半城生活”:进得去的城,离不开的乡

http://www.newdu.com 2016/5/28 中国青年报 陈斌 参加讨论

  

  上图:席红的女儿七七格(前)在乡下家里的韭菜地给大人帮忙;下图:席红的女儿七七格(中)在城里的家中涂鸦(拼版照片,5月24日摄)。

  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卷着裤腿、戴着草帽……当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逐渐开始在现代化城市社区的敞亮住房里生活,当他们一次又一次往返难以割舍的村庄,“半城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在甘肃省会宁县,席红和丈夫用东拼西凑的钱在城区里买了房子,为了孩子上学、为了老人看病、为了工作方便……住在三居室里,席红并不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作为西部千千万万就地进城农民当中的一户,“城镇化”这个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进城+回乡”的双线模式。

  席红有两个孩子,3岁的女儿小名“七七格”,她的生日正是农历七月初七。在七七格看来,她有两个家,一个是城里的“妈妈家”,另一个是乡里的“奶奶家”,相距30多里地的两个家对她来说同样重要。

  七七格嘴里的“奶奶家”在黄土高坡上的会宁县丁沟乡梁庄村。12年前,席红嫁到这里,之后便和丈夫一起前往县城打拼。10多年来,她从小地毯厂的女工到菜贩,直到现在租房经营一家五金铺子,丈夫则在液化气站做配送员,算是在城里站住了脚跟。

  “进了城,可乡里的家是离不开的。老人们不愿意来,其实是不想给我们增添负担。”席红说,“每个星期,我们都要回乡里的家。”在她心里,乡里的家还是他们城里生活的重要“补给基地”。从乡里进城,老人总要装上不少山货和粮食,作为儿媳的席红很是感恩。

  席红觉得,进城是一种趋势,农民在城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会宁县,席红一家人都希望两个孩子能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后上一个好大学。

  对于经济欠发达、产业吸纳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来说,实现城镇化的路径更加复杂多元——农忙时节回乡下种地,其余时间在城里生活——在城乡间往返的“半城生活”已成为这里加速城镇化的缩影。

 

Tags:西部农民的“半城生活”:进得去的城,离不开的乡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