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进行主题演讲
7月22日是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100天。当天在“2017 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都医疗论坛”上,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表示,改革100天为北京地区节省的医药费用已经高达35亿,意味着每天为北京节省费用3500万。
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医事服务费个人只承担1元
当天,雷海潮进行了“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要点与百日成效”主题演讲,在介绍北京在改革中所设立医事服务费的情况时,雷海潮表示,北京的医事服务费是分医疗机构的不同级别和接诊医生的不同职称来进行设立的。以三级医院为例,三级医院看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标准是50元,医疗保险报销40元,患者个人只需负担10元。但是到二级医院就诊,同样是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降到30元,基本医疗保险负担28元,个人只需要负担2元。如果到一级医院和基层就诊,医事服务费只收20元,医保报销19元,个人只承担1元。
雷海潮说,这次改革过程中还规定,如果是北京60岁以上居民,1块钱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是免除的。“目前北京已免除600多万人次这1块钱的费用。”雷海潮称,这次改革后,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知名专家号数量有所减少。
三个月时间使一级医院及社区诊疗量上升10%
据雷海潮介绍,4月8日改革正式实施到现在,北京经历了100天的时间。目前已完成接近6000万的诊疗人次和1100多万的就业人员;完成出院病人110多万的工作量。
他表示,北京这次改革呈现出“五上升、五下降”的特点,五上升主要表现在基层诊疗工作量上升、技术劳动收入上升、可分配收入优化上升、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力度上升。“五下降”为,药费和药占比下降、二三级医院诊疗量有所降低、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明显下降、医保患者个人负担也出现了下降。
在监测100天的情况显示,北京三级医院门诊量减少了12%,最高的时候曾经减少到了16%。二级医院诊疗量下降了4%-5%,分级诊疗对二级医院分流相当多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级医院的诊疗工作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上升了10%。“这在十年改革过程中难以见到的,而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使一级医院及社区诊疗量上升10%。”雷海潮说,北京三级医院所完成的门诊量和基层医疗机构完成的门诊量各占40%。
改革100天节省医药费用35亿
雷海潮表示,此次改革中比较担心的情况是,改革既不能让医疗机构在财务运行方面出现困难,也不能给社会带来明显费用的增加。“监测100天的情况,整个北京地区的医疗机构费用只上升了1.7%。而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的CPI是2%,意味着实际上我们是负增长,北京并没有因为改革而明显拉动价格水平的提升,没有明显增加社会的负担。”雷海潮说,三级医院费用增长1.1%,二级医院费用下降了1%,一级医院和基层社区费用则上升了21%。
“我们计算了一下,这100天的时间到底给北京节省了多少费用。”雷海潮说,如果按去年费用计算,去年北京医疗费用增幅8.4%,相比前年是8.4%的增量。今年如果按照1.7%,还没有剔除CPI的指数去计算的话,改革100天为北京节省的医药费用已经高达35亿,意味着每天为北京节省费用3500万。
另外,4月8日开始药品阳光采购,一共发生了172亿的市场交易,“药品费用这一项,阳光采购节省了13.7亿,累计平均价格下降程度超过了8%。”雷海潮说,如果这100天的时间再计算到全年的话,预计全年能够节省费用在30亿以上。
首都医疗集团将成为整合社会办医的“路由器”
据介绍,此次论坛是在首都医疗集团的支持下,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再次携手,围绕“医改、融合、创新”三大主题进行研讨,首都医疗集团总裁隋国平作题为“国有资本办医在创新医疗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他表示,国有资本办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国资公司旗下首都医疗集团作为市属国企办医的排头兵,兼具国有资产的公共性、公益性和作为市场主体的高效性、灵活性两大优点,同时弥补了传统公立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的不足,正在努力成为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第三类医疗机构”。
同时,在国家卫计委、北京市政府和市财政局、卫计委、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首都医疗集团正积极参与疏解和优化北京市医疗资源、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促进分级诊疗体系搭建、是当前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取消事业编制和国企医院剥离等改革改制过程中,首都医疗集团作为国有专业化运营平台也可以发挥改革的“减震器”和“缓冲垫”的作用。首都医疗集团还通过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整合医疗资源,推行规模连锁化、品牌化、多元化经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将成为整合社会办医力量的“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