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存放有讲究 避开这4个误区
反正都是药,存放在一个箱子里,或者储存在冰箱里,或者因为药盒太占位置,你会将买回的药品拆了包装来存放……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这样存放药品?山西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张丽娟提醒,这样的存放方式并不科学,她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存药误区进行梳理,希望能引起广大公众的注意。
误区一:所有药存放在一起
许多家庭喜欢将常用药放在同一个小药箱里,这样非常不科学。
一是因为药物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外用药和内服药存放在一起,会产生相互影响。
二是有可能混淆药物的用药方法,造成伤害。如外用药炉甘石洗剂,外观很像草莓口味的混悬液,容易造成误服。
三是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在一起也不安全,因两者可能名称相同、外观相似,但规格不同,如果家长错误地将成人的药物给儿童服用,可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建议: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保存,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保存。
误区二:把药放到冰箱里
很多人买回药后就放到冰箱里,觉得这样储存最安全。可是,不同的药物储存条件不同。
药品的储存温度包括:常温(0℃—30℃),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阴凉(0℃—20℃),如桔贝合剂;冷藏(2℃—8℃),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部分药品还要求密封、避光、干燥等。
所以,并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冰箱保存,例如糖浆剂在过低温度下药物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导致药物浓度与标注的不符;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能引起基质分层,影响其均匀性与药效。
建议:按照药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贮藏一项的要求储存。
误区三:存放药品时拆了包装
很多人觉得药品包装太占地方,每次买回药品后都喜欢拆了外包装来存放,还有一些经常出差又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会选择把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药全部拆包装后,放入一个小药盒内。
然而,丢掉药品原包装、把药品长期混放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
丢弃原包装,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及药效,将不同的药品混在一起,相互之间甚至会发生反应。
建议:药品最好放在原包装里。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将药片连同包装一起剪下后,再放入小药盒,同时别忘了标明有效期。
误区四:药品开封后保质期不变
很多人以为,药品开封后,仍可以参照原包装的保质期,其实不然。
药品未开封时,保质期可至药品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物容易吸潮;液体剂应在疗程内服用完毕,尤其是糖浆剂因其特殊性,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产生霉变,即使药品开启后冷藏保存,也不适合长期储存。
未冷藏保存的口服液,即使严格按照贮藏条件保存,一般开封一个月后也不建议再服用。
建议:3—6个月要清理家中备药一次,不要服用过期或性状有明显变化的药品。
本报记者 薛琳 通讯员 赵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