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随着“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正不断涌现,我国保险业也走上互联网的“快车道”。加快运用新技术、大胆探索新模式,互联网保险开始迅猛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业进展比传统保险快得多,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110家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比2014年增加25家,全国保险行业已经有近八成保险公司通过自建网站、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不同的经营模式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2015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33亿元,同比增长160%。
一年业务翻一倍,这简直不是“跑”,而是“跳跃”式发展。而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保险也是“三级跳”,也就是以渠道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1.0阶段、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2.0阶段,现在正进入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3.0阶段。互联网保险3.0就是基于互联网场景的广泛应用,整合大数据、保险、服务商等多方资源,构建的多方位跨界融合的互联网保险产业生态圈。
在3.0发展模式下,互联网保险通过构建生态圈,既可以使用跨界竞争、客户迁徙战略建立竞争优势,又可通过产品优势压缩渠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互联网改变了保险业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对整个保险行业业务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保险进入3.0阶段,探索新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就此话题做出点评。
王国军:曾有机构预测过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速度,虽然其预测很大胆,但最终仍然与实际结果相差很远。如此快速的增长,说明互联网保险在中国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也就是说传统保险到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在中国的速度很快、规模很大,效果也相当不错。
保险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概在2010年互联网保险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之所以发展速度这样快,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可能保险的需求主体发生了变化。以前 的主体 可能年龄比较大,其通过网络买保险不太方便或者在技术上存在障碍,但是现在在网络时代下的年轻人都成长起来了,大家喜欢通过先进的 IT 渠道购买保险。第二,监管方面比较“给力”,国家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给予重视。也出台一些对互联网保险监管的文件,及时对 一些 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预防和抑制。这就使得大家在做互联网保险时思路比较清晰,知道哪些地方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做。第三,在供给渠道方面,保险公司比较“给力”,因为本身涉及到未来渠道的拓展、公司的创新以及“弯道超车”情况等。尤其是一些保险产品的场景性的设计特别适合互联网保险,根据各行各业的场景设计保险产品更能吸引客户的目光。将原本没有的产品开发出来,将原来有的产品移到网上,效果都很不错,而且真的能够使一个小保险公司快速变成规模大、市场估值比较高的公司。
总体来讲,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已进入这个行业,或者自己建立网站,或者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自己的保险产品,同时在保险创新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像泰康的“飞常保”、“求关爱”,以及其他公司的一些产品等,这些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及其吸引力都在增强。从这些角度来看,互联网保险没有 限制其快速发展的条件,所以最终的结果超出大家的预期也比较正常。
其实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因为随着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其技术、网速以及计算能力都不是能够准确预测的,而且一些新的技术,比如VR技术等在逐渐突破。以前的网速比较慢,想创新很难,但现在非常快,客户和保险公司的交流以及保单的讨价还价、条款的解释说明、缴费等都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另外,各种场景在各个行业都普遍存在,以车险为例,如果穿着高跟鞋,踩刹车的速度就会变慢,几分之一秒的时差就可能会导致大的事故发生。保险公司通过物联网,通过人们驾车这样的一个场景,将保险设计得更加深入,穿高跟鞋费率就高,因为风险大。包括和电子商务有关的,比如退货的运费险,还有盗刷等风险现在通过保险的机制就能解决。
互联网保险已经从渠道创新慢慢过渡到了产品创新,现在整个经营模式的改变,包括互联网模式的修正,以及整个保险业产业链改善,这个进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最终是颠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