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科技 >> 正文

揭网络爆款文章出品套路:多数抄袭拼凑 骗流量有产业链

http://www.newdu.com 2017/4/10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QQ群中,有人收购某平台账号。

  QQ群里有号主打出广告招聘写手,以文章阅读数计酬。

  网上卖家出售的各平台文章采集伪原创软件,通过搜索显示阅读量超过1万的情感类文章。图片/网络截图

  做号江湖:多抄袭拼凑 团队月入数万

  形成开班授课、买卖账号和软件、招聘写手的“骗流量”产业链;各自媒体平台治理抄袭、标题党等行为

  在各自媒体平台,经常有这样一批稿件,它们顶着“百万阅读量”的光环,却被人指责内容抄袭、标题党以及低质。

  这些爆款文章的背后,是一群专门的做号者,他们有的单打独斗,有的团队作业。他们能在几十分钟内炮制出一篇爆文。这些文章更像是从高效流水线上制造出的产品,鲜有思考和普遍意义上的原创。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只为获取高阅读量。高阅读量带来的高收益,是他们唯一的目的。

  在网络世界,大量自媒体平台账号被公开叫卖,还有个人和机构提供培训服务,为做号者传授打造爆款文章的秘籍,更有人出售“一键伪原创”的洗稿软件,形成“骗流量”的产业链。

  有律师指出,对于造谣夸大、严重失实的做号者,其行为涉嫌违法;网络平台应建立快捷投诉、曝光和处理机制,严惩侵犯知识产权或造谣言论的行为。

  目前,一些自媒体平台已出台措施对一些违规账号进行封禁等处罚。近年国家版权局和国家网信办也分别就打击网络侵权和整治“标题党”的问题频频“发声”。

  4月3日,一篇名为《邓超和杨幂撞衫,杨幂放话: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的文章成为某平台推送的爆款文章。

  截至4月9日,这篇正文不足300字,配有5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6000条网友评论。

  “文章其实很简单,但肯定是爆款。”24岁的大四学生石磊有些眼红地说,此文阅读量不会低于600万,后台广告收益可能在500元左右。

  石磊的另一个身份是——一个“做号者”团队的老板。

  在多个自媒体平台,他拥有10多个自媒体账号,养活着5名员工。团队月产700多篇文章,大多是娱乐八卦类。

  整天围绕明星写各种文章的他坦言,平时并不爱看明星的娱乐八卦,他写文章只是因为能挣钱。

  “爆文”出品已成套路

  在石磊看来,写就《邓超和杨幂撞衫》一文并不需要太长时间,“都是套路”。

  他分析说,此文的作者应该是长期关注热点明星的微博,一旦有娱乐话题性的素材出现,配上微博图片或网友评论截图,再适当加一些该明星的背景内容,就可以马上成稿。

  这也是石磊和他团队的常用套路之一,通常20-30分钟就能写出来这样一篇爆款,“看似简单,但考验的是作者的网感,和对娱乐话题的把握。”

  去年8月中旬发生王宝强离婚事件后,他曾根据网上的各种猜测和传言,写了一篇600多字,7、8张配图的文章,上午9点多发稿,11点时,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千万。两小时后,账号直接被平台封停。

  石磊说,娱乐八卦文章的标准路数是,只需要三四百字,配6张图,开头引述明星新近的事件,中间交代背景,最后加几段自己口水化的看法,“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就是一篇文章。”

  标准化操作时,他一般用10分钟翻看网上的资料,15分钟写稿,剩下5分钟想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标题。

  按照他的效率,每天最多可以产出10篇文章,最少也会在5篇。日积月累,他已对很多明星建起了资料库,写谁点击高,如何起标题,几点发最容易火,都心中有数。

  内容红利催生做号大军

  上大学头两年,石磊只是一名热爱阅读的工科生,他花大把时间泡在图书馆,一坐就是半天。如今,他自嘲只要连续坐上两个小时,腰就会疼。“做号要长期坐着,对身体损耗大”。

  吸引他继续“坐”下去的,是文章流量背后的“内容红利”。

  近年来,多个自媒体平台为鼓励原创,相继推出广告收入补贴机制、原创补贴等政策。补贴的高低与阅读量等指标的高低挂钩。

  正是看中了高阅读量能带来高收益,去年上半年,大三的石磊决定加入“做号大军”。他开始在不同的平台注册账号,“同一个内容多一个平台分发就能多获得一份收益。”

  他并不讳言是因为钱。

  正在读书的他一个月生活费是3000元钱,他去年4月在某自媒体平台账号发出的第三篇稿子,阅读量就超过了300万。一篇文章的3000多元广告分成足以抵得上一个月的生活费。

  他在这个自媒体平台发的前两篇文章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就是正常的、普通的文章。”而第三篇被他定义为“不正常的文章”。

  他记得文章是写“一名老汉被城管围殴,路人无一相救”。他说,最初看到的这则消息,是一条没有时间地点的图说新闻,他在网上找了更多城管图片,拼凑出了一篇四五百字的图文消息。

  “有一些自己加的内容和夸张表述。”他坦言,“我会故意说城管拿着‘三到五米长’的棍子,然后说‘持续地’殴打,各种语言加工,故意去引导读者的情绪。”

  当晚9点左右石磊将稿子发布后,第二天发现,文章已经有了300多万的点击量,就连常年不见的初中同学也跟着转发。该文章的最终收益为3000多元。

  石磊说,当天他特别兴奋,还跟父母打电话,说挣了好多钱。当时觉得自己很厉害,现在回想起来,这文章写得太冒险了。

  “之前看到很多人都这么写,阅读量也很高。”石磊说,在阅读量与收益挂钩的利益驱动下,很多文章都是在打擦边球,追求爆款,因此在内容和标题上大做文章。一旦成为爆文,收益自然不低,如果一旦被追究,大多是封号处理。

  事实上,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石磊说,他从最开始写时事领域的文章到如今转向写娱乐、情感类文章,也是因为社会时政类稿件容易“走火”,不太敢写。

  去年冬天,石磊不再单兵作战,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招来了5名“小编”,开始运营他借亲戚身份证注册到的10多个账号。

  员工们的薪酬与账号的广告收益直接挂钩,5名员工中,做得特别出色的员工每月收入能达到万元左右,其他几名学生兼职,月收入两三千元。

  石磊粗略计算,按照如今每月700多篇文章算,团队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有三四万元。

  围绕做号形成“骗流量”产业链

  在做号江湖中,像石磊这个团队一个月收入数万并不算多。

  长期观察这一领域的自媒体作者马伟民介绍,草根形式的散户和团队做号者广泛存在,但还不足撑起整个市场,真正的大玩家,早已经机构化运作,“一个近百名员工的公司,每天可产出数千篇文章。”

  另有圈内人士介绍,这些公司化运作的机构,常常会通过地下渠道批量购买平台账号,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应用各种类型的软件收集文章,进行“洗稿”(注:将他人的文章拼凑、转化说法形成新的文章)。

  事实上,如今围绕做号已形成一条“骗流量”的产业链。

  做号的门槛不高,因此不断有人为了追逐利益而“踏入江湖”。他们有的像石磊一样自己摸索,还有人愿意花费数千元报名参加网上的培训班。

  去年11月,北京女孩李敏就曾花费近2500元接受了一场系统的线上培训,在群里,讲师们会教授如何做号赚钱,从理论体系到实践操作,如何大批量注册账号,如何在某一平台打造爆款文章,如何悄悄打入自己接来的广告,事无巨细。

  此外,大量自媒体平台账号被公开叫卖,更有人出售“一键伪原创”的洗稿软件。

  在一个自媒体号主聚集的QQ群中,新京报记者发现了一款能够搜集检索各平台各类别爆款文章的软件,售价30元,也有软件能够将文章中的词语换成近义词,以躲避平台的查重审核。

  同样的“一键伪原创”洗稿软件在电商平台上也被公开售卖。

  而在上述QQ群中,各类收号者、售号者层出不穷,根据不同的平台和账号等级,每个账号的售价在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根据马伟民的观察,目前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自媒体账号基本都是做号者,多不具有真正原创能力,产出的内容来自口水化行文、拼接、改换说法翻译原稿、抄袭等,以获取平台点击量来得到广告分成,构成自媒体生态的最底层,他们中极少有人有愿望和能力将自己的账号打造成品牌。

  这些所谓“最底层”的人也并不缺乏市场。在上述QQ群里,常有公开招聘兼职写手的广告,要求有一定的写作组稿能力,短文写作800-1000字,配图3-6张,领域涉及历史、娱乐、健康、情感等。薪酬为:阅读数50000以上的5元/篇,10万+爆文加10%提成。

  号主“自媒体老油子”称,自己手上有很多公号,好一些的写手每天能收入几十到上百元。他推荐写手从娱乐领域入手开始,写某个人或者某种现象,首先要有一个观点,然后扒一扒对方的黑历史。

  除了公开招聘写手,也有平台“约稿”的情况。马伟民说,一些平台的频道将一些做号者聚集在群里,频道编辑一旦发现有话题可以做,就会在群里“下单”,然后做号者“抢单”。编辑翻完牌子,接单的人则在最短时间内出稿,交稿。这也被视为这些平台对做号者的默许和扶持。

  抄袭侵权现象引诟病

  做号者最被人诟病的还是抄袭与内容低质。

  石磊认为,自己的创作路数只是一部分做号者的选择,而在无数质量参差的自媒体账号中,仍有不少人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抄袭来获取流量。

  在一些平台举报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有做号者注册一个同类账号,A平台的优质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去B平台,原作者即使维权成功,对方也已经赚取了足够的流量。

  一些熟练的做号者只改题目,东拼西凑成为一篇伪原创文章,或者调整段落的顺序和语序,同一个意思换句话表达,使机器难以查重。

  “也有断章取义,或者扭曲事实的情况。”石磊说,像此前那篇城管的爆文,他看到的已经是别的小编改良加工过的内容,他在此基础上再次加工,“所以本来那个新闻,我都不知道什么样子。”

  提供第三方版权管理和保护服务的维权骑士平台工作人员周嘉城表示,去年5月到今年2月,今日头条共有2451个活跃的原创账号接受了维权服务,维权骑士共监测到的侵权文章接近15万篇,最终经过各方确认后的抄袭文章接近9万篇,删除的侵权稿件超过7万篇。

  以此计算,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每个账号被抄袭了约37篇。被抄袭次数最多的自媒体,10个月里一共被抄袭了2182次。周嘉城说,十几万篇的侵权,还是在只有部分作者希望维权的情况下,如果所有原创作者都开监测,可能数据会再上一个量级。

  周嘉城说,维权成本高也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些平台上万篇稿子侵权,使维权成本上升至天文数字。即便去起诉,以至少三到五个月的审判周期计算,时间成本难以想象,同时,新的侵权还在不断产生。

Tags:揭网络爆款文章出品套路:多数抄袭拼凑,骗流量有产业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