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家快递公司分拣中心里,包裹被传送带自动分发到代表不同地区的收集袋。本报记者 郭静原摄
一层是货品堆积如小山的传统人工分拣区,一层是大大小小的包裹正被传送带自动分发到代表不同地区收集袋中的现代化自动分拣区,在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家快递公司分拣中心里,截然不同的新旧分拣方式正同时进行。
这套高端智能化自动分拣系统由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公司董事长李功燕介绍,研发团队针对物流快递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长期深入攻关,现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快递包裹自动分拣六大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物流行业真正实现了装备、部件、器件和芯片“中国创造”的梦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传送带上还装备了自动扫码系统,利用物联网图像采集、传感、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在1米范围内的任意高度、倾斜度扫描货物,并实时访问后台数据库获得每个包裹的地址信息,再由数据驱动包裹智能传送至相应区域,大幅提高分拣效率。”李功燕说。
搭载了由我国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大脑”,包裹分拣速度能有多快?李功燕告诉记者,使用了自动分拣设备的快递公司经受住了去年“双十一”期间的轮番严苛考验,转运中心未出现爆仓现象,每台设备的日分拣量超过30万件,每天24小时无故障不间断运行,是人工分拣效率的3倍,出错率仅为万分之一,为快递公司降低了人员成本,提升了单票利润。
不仅如此,研发人员还研制成功了“果蔬多源信息融合超大型分选设备”,可实现果蔬按重量、含糖量、颜色、瑕疵、形状等特征的自动分级,应用于脐橙、蜜橘、柠檬、苹果等果蔬的分选。李功燕表示,公司已拿到宁波海关、中通快递、百世汇通等不少行业客户的订单,并在中通各大型转运中心成功装备了28套系统。
智能包裹分拣更离不开先进物联网技术的保驾护航。中科微至是由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孵化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世界各国纷纷布局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国规模最大的物联网专业研发机构——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应运而生,它结合物联网技术特征和区域产业特点,于2014年建设了传感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服务有效客户数超万次,为一般中小企业没有能力研制功能差异性大、技术含量高的传感器难题提供了开放共享窗口。
打通技术路径,成果随即涌现。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大鹏介绍,中心在物联网体系架构、数据交易等核心技术领域开展研究,截至2016年底,累计申请专利500余项,孵化企业36家,2016年实现销售额约12亿元,产值逾40亿元。
“加快推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孵化,育成一批富有潜力的物联网企业,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心还将依托专门成立的中科物联产业基金,发挥杠杆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持续投入物联网产业化项目,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陈大鹏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