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富CEO王征宇:
网贷业没有“对标”平台
信而富亏损并非经营不善
■本报记者 于德良
4月28日,是中国网贷业值得记住的一天,更是信而富员工刻骨铭心的一天。这一天,信而富成功登陆纽交所。
“中国企业在纽交所上市都会留下敲钟的照片,然而能把中国国旗升到世界资本市场最有代表性的纽交所,信而富是第一家,这才是最值得我自豪的。”近日,“信而富上市暨一季度财报媒体说明会”上,信而富CEO王征宇动情地回忆了信而富上市难忘的瞬间。
信而富上市从2014年4月份开始筹备,到2015年9月份向美国证监会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再到2017年4月份登陆纽交所,历经3年。其背后的付出与艰辛只有当事者能够体会,为此,《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信而富CEO王征宇。
首次释疑信而富亏损
5月25日,信而富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季报。报告期内,信而富净亏损为1490万美元,同比下降46%;净营收为1050万美元,同比下降20%。事实上,信而富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2016年亏损3336.6万美元,2015年亏损3002.6万美元,2014年实现利润仅为13.1万美元。
这家连续亏损的中国网贷企业能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也一直遭到不解甚至质疑。对此,信而富也并没作过解释或辩解。“不能以A股的标准来衡量互金企业海外上市,只要美国证监会、投资者认可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亏损的企业也能上市。”王征宇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王征宇看来,网贷平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业务模式本身需要投入,控制成本需要通过规模化的方式来实现,而信而富亏损的原因并非如此。信而富做的是小额贷款,收的服务费率又非常低,所以没有办法来覆盖首次的获客成本。当存量客户规模超过了每年获取新客户的节奏,我们就不再需要新的资金投入了。美国的投资人更关注的是公司的业务模式、运营参数,比如说能不能保证获客的节奏,客户重复使用参数会不会上升,单个客户达到盈亏的时间是在提前还是在延长,如果这些参数符合预期,实现盈利只是需要时间而已。信而富的亏损并非经营不善,也不需要规模做的很大才能盈利,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就可以盈利。
信而富2016年年报及今年首季报数据显示,2016年,信而富促成的贷款笔数为600万笔,而2014年和2015年的数字分别是6.3万笔和463万笔。2014年,信而富借款人数量刚超过10万人,但2015年这一数字飙升至70万人,2016年达到了142万人。2014年至2016年,其借款人的重复借贷率从10%迅速提升至65%和67%,可见其客户的黏性。2017年一季度,信而富的新增借款人数量和借款交易笔数取得了大幅增长。截至2017年3月31日,其累计借款人达到约200万人,促成的累计借款交易总笔数增至约1500万笔,重复借款率达73%。
信而富奉行的业务战略是低门槛、高成长,低门槛意味着低额度、低利率和低费率,进而拖慢了盈利的步伐。“只要停止获客,公司盈利水平会立即改善。”王征宇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存量客户达到一定规模,获客成本将大量下降,届时企业将收获较好的利润。我们内部测算过,信而富单客户获客成本为17美元,平均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公司预期,今年平台将新增借款人250万人-300万人,同比增长350%-400%。另外,交易与服务费用毛收入总额在1.1亿美元-1.2亿美元之间,而去年同期毛收入总额为6790万美元。
与SEC经过9轮“拉锯”
信而富成立于2001年,2005年完成A轮融资,2007年完成B轮融资,2014年4月份开始筹备上市,2015年9月份向美国证监会(SEC)正式递交上市申请,2017年4月份登陆纽交所。
王征宇对本报记者表示,相比国内,在美国上市要简单得多。但由于网贷业的特殊性,在国内信而富没有可以对标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让SEC、投资者认可信而富的业务模式。“SEC对信而富的审核过程远长于对一般企业的审核过程,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要向SEC证明,信而富业务模式的独特性。我们从2015年开始正式启动上市项目,到最终上市,先后跑了9趟美国证监会,沟通工作确实很不容易。同时,还要回答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机构的各种问题,第三方机构会从各个角度出发,通过很多确切的数据,审核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环节其实并不好过关。最大的沟通难题是让SEC相信,信而富的整个业务模式是一个纯粹的网贷平台机构,不承担任何风险,不承诺保本保息,也没有风险拨备。”王征宇回忆道。
SEC终于相信信而富公司确实是其所见过的独一无二的一家纯平台机构。王征宇对本报记者表示,“上市对信而富来说就像登山过程中一个阶梯,一个半山腰,一个里程碑。它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