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市场人士指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需要落实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及提升,以蚂蚁金服、金联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因符合供给侧改革调结构的精神,已成为去杠杆、降成本的重要抓手。
目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际商会全球理事会执行董事、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在“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上也指出,我国工业企业负债率普遍很高,应收账款余额规模却超10万亿元。在此背景下,企业完全可以根据58号文开展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应收账款、抵押货物等营运资本来为企业的融资增信,最终减少资产负债表的财务杠杆,进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金联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供应链金融是由供应链事业引发,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以快速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基于事件驱动而非身份驱动,既弱化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低的劣势,也使得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非常友好,可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这与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供应链金融快速迈进4.0时代。
以金联储为例,作为国内较为知名的大宗商品产业链金融平台,金联储依托合作伙伴金银岛十余年来在大宗商品领域所创立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闭环实时监控体系,独创BAST风险控制系统,从大数据分析、资产抵押、供应链控制、企业信息洞察四个维度,全面审查项目风险。其中,在大数据方面,金联储可共享金银岛十余年来做大宗商品O2O平台专业资讯所积累下来的庞大数据库。在供应链金融的风控越来越趋向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当下,金联储的优势愈加显著。
在资产抵押方面,金联储在全国建立了200多家交割仓,且所有借款项目的抵质押物均投保“百亿财产一切险”,由中国人保和平安保险承保,使得风险更为可视、可控。
当下,国家政策大力引导“产融结合、脱虚向实”。可以预见,供应链金融将在助推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