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记者李治国)以“新势、变适、旺道”为主题的第八届动态竞争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近300名企业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在新的后全球化时代,面对急速变动的不确定性的环境,企业如何惟变所适,寻求企业生存和兴旺发展之路。
去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在商业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重新塑造我们的产业和公司。本次论坛围绕面对这种新变化,如何在创新中守正出奇获得新优势,同时延续和保持文化内涵和商业精髓展开了深入探讨。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首先在会上做了“企业家与产业革命”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的变化大势,并从长时段回顾了三次产业革命的历程,强调了企业家创新在每次新变革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新产业都是创新的结果,所有这些创新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新产业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依赖于后续的一系列创新。
在“精一16分”环节中,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易宝支付CEO唐彬、百姓大药房CEO汤砚祖分别从新能源、新金融、新零售领域分享了各自的探索和经验,这三个行业都是处于急剧变化中的行业,作为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这三位企业家都谈到了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在行业中的重要意义以及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精一圆桌”的主题是“新商业文明时代的唯变所适与不易之道”,嘉宾们认为,在任何时代物质、能源、信息三位一体的特征不会变,变化是在不同的时代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在里面进行相互的转化与相互协同,从而用创新推动产业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去中心化的趋势很明显,在新时代人人都是创新主体,追求自由、追求梦想进行价值创造的人性是恒久不变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知名的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专家陈春花指出,今天的组织管理会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如何与强大的个体保持共识,二是组织如何面对不确定性,三是组织如何具有未来属性。特别是,组织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已经由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外部,行业的新进入者将以全新的方式颠覆行业原有的企业。对于如何应对不确定性,陈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回归各行业的本质,同时,让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具有持久的创造能力,她建议在组织管理系统中做“七件事情”,一是打破内部平衡,二是基于契约的信任,三是设立新激励,四是授权各级员工,五是创造可见绩效,六是打造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七是充当领导者的新角色。陈春花坚信85后、90后会创造超乎我们想象的价值,所以,打造具有未来性的组织是创新的关键。
盛隆电器董事长谢元德做了题为“预变应变——盛隆独创241战略”的演讲。他认为,思考预变是指对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可能带来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的变化机器理想,预先作出一些研判、评估、认识。而应变是在此基础上预设未来可能实现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工作方式,对未来愿景进行应有的谋划、设计、努力奋斗。所谓的241战略,就是行业创新,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整合许多行业的新产品。盛隆电器上海分公司周红芳也分享了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案例,体现出企业对人性的尊重和对员工创造力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