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23日电 (记者 钟旖)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3日在重庆开幕。在当天举行的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发布会上,10项创新产品从1082项“黑科技”申报材料或推荐材料中脱颖而出,向人们展示前沿科技的力量。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黑科技”一词深入人心。但所谓“黑科技”,不仅要够炫酷,更要有足够的“生活温度”,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它的价值。
据介绍,此次“黑科技”创新产品征集与发布活动自2018年7月18日启动,共收到1082个项目。以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风投机构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推选组按照“科技性、创新性、前沿性、应用性、新奇性”等要求,经初选、复选、终选,最终遴选出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
它们分别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意念可控假肢”项目、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项目、浙江大学的“可被人体吸收的电子器件”项目、腾讯推送的“癌症早筛AI——腾讯觅影”项目、科大讯飞的“讯飞翻译机2.0”项目、长安汽车的“L4级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项目、清华大学推送的“石墨烯人工喉”项目、云从科技的“行人跨镜追踪”项目、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项目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推送的“医用纳米机器人”项目。这些产品部分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将不断作完善升级。也有部分处于研发阶段,将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人们生活。
“电子皮肤是在柔性或弹性基底上制作具备探测压力、温度或其他刺激的传感器及阵列,用来模仿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项目参与者、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副研究员化麒麟介绍,该团队提出了一种柔性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传感器阵列,成功地将电子皮肤的探测能力扩展到7种,实现了温度、湿度、紫外光、磁、应变、压力和接近等多种外界刺激的实时同步监测。这一研究将赋予假肢触觉和温度感知能力,有利于改善残疾患者的康复及生活条件。
意念可控假肢项目参与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程师田岚说,对于上肢截肢者,佩戴使用灵活、性能可靠的假肢是帮助他们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途径。为此,其团队研发的项目主要针对上肢截肢者的多自由度肌电上肢控制系统,满足上肢截肢者恢复基本手、腕部的运动功能需求。该项目运用人体大脑产生的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收缩,产生电信号,经肌电信号“解码”后,佩戴者可实现对多功能上肢假肢的直觉控制。
“医用纳米机器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推重比大等特点,在传感检测、微纳制造、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发展前景。”医用纳米机器人项目相关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李天龙说,当前国内微纳机器人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精确快速的智能调控方法仍属于研究空白。目前该研究团队设计的磁场驱动微纳机器人,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现已完成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