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杨 欢
工业互联网时代正来临。
9月18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之一——“新经济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会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辉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详细剖析了当下国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并为下一步我国如何提升工业互联网运营能力、成都如何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问诊把脉”。
短板亮点都突出
“事实上,无论是工业互联网的技术能力还是发展底蕴,我国与日本等先行国家仍有差距。”余晓辉坦言。
在他看来,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工业化起步相对较晚,“我国工业的基础,包括对工业和自动化的参数、机理、模型等的理解,以及信息技术与企业的跨界结合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都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在前瞻性布局上也有别于领先的国家。他指出,中国的工业化应用,比较侧重于解决当前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而国际上,先进企业的设计通常会超前两到三年。
但余晓辉也指出,虽然我国工业化以及工业互联网发展“短板较明显,但亮点也很突出”。
首先,就发展模式而言,与美欧韩日等国家和地区工业模式整体类似相比,中国的工业体系模式创新和多元化的特点明显。
他表示,中国工业本身发展的阶段很不平衡,导致需求不均衡。需求的多元化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性特点,又进一步促使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化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以,我国取得多样化、多元化的模式创新,在国际上都是很难看到的。”
同时,广度更广、深度更深也是我国工业体系的一大特点。余晓辉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得益于企业的巨大需求。
弯道超车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应用技术的开发、商业模式的探索,还是工业发展平台的打造、安全体系和网络方面的建设,余晓辉认为“国内外的工业发展都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基于此,他认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新的变革机遇还很多,甚至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工业网络、5G、安全平台、工业软件等等,都还有很大潜力”。
在政策大力推动和产业积极实践下,工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已逐步完善,未来还将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以及中小企业应用普及。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余晓辉看来,需要企业和国家层面的共同努力。
他认为,企业应用工业化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工业化或者工业互联网究竟能够解决什么痛点和难点,带来什么商业价值?比如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或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或改善产业链的地位和价值等。“这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着力点。只有这样,工业互联网才有真正内在的不竭动力驱动向前发展。”
就顶层设计而言,余晓辉指出,最重要的是为企业和产业提供网络、安全平台、支撑产业等供给体系。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型,是一个大的潮流和趋势。虽然可能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着力点不同,但当政府和集聚的企业共同努力,将大有可为。”他表示,包括成都在内的具有较为完整工业体系的城市,也应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抓住发展机遇。
余晓辉建议,无论是运用工业互联网去实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还是运用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达到服务业全面深度互联的智能化转型,国内外都需要新的硬软件产品和新的服务,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等。“而成都恰好具有这些产业优势,大可努力抓住机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