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消息,知名作家王小山近日在微博炮轰飞猪旅行App利用大数据杀熟,王小山称,飞猪平台杀熟太狠,同一张机票,在别家订的时候仅1300元,返回飞猪却变成了2322元。
王小山微博截图
王小山还指出飞猪App存在欺诈消费的嫌疑,“一张机票,查1104,到订的界面变成2322,过几个小时变成2796。”
王小山称,这几年使用飞猪App的频率最高,是因为平台工作人员态度一直不错,但“直到前几天在阿根廷伊瓜苏瀑布遇到一个河南旅行达人提醒我“杀熟”问题”,王小山回忆加查看后发现,从利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机票,同一航班,别家卖2500元,飞猪显示的售价却高达3211元,“都是泪啊”。
王小山微博截图
王小山这一爆料,大家都纷纷开始检查自己的订单,一看,呵呵,杀熟的情况还蛮多的,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位姓廖的消费者称,自己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预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他通过前台了解到,酒店房间淡季价格在300元上下,用朋友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新浪微博上,一个叫@笙覃的网友表示:滴滴公司一直在否认利用大数据专杀熟客,但是从来没有停止使用大数据杀熟。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怎么个杀熟法:我经常用拼车,之前是我从住的小区到高铁站,一般都是11-13元左右,今天拼出个单子是26元,另外一个拼友是在我住的小区附近海傍新村拼车上车的,相距不到两公里,而且拼友没有优惠券,他的拼车价是10.5元,我的拼车价是26元,快车是30多元,同一辆车,同一个终点站,路线也一样,可以接受价格的小幅浮动,但这差价也太大了吧。一问才知道拼友很少使用拼车,这不是典型的杀熟吗?
@乐智-:摩拜单车你这大数据杀熟也太严重吧,差了不知一杯(不止一倍)的价格。
@老胖的哲哲:左边是周老板的滴滴,右边是我的滴滴,同时同地点,一起叫车,我贵十块,真的是大数据杀熟哈。
@BigDreamer梦想家:哇,不去查看都不知道,飞猪卖我的票比某哪儿要贵10块左右,一等座贵了16块。
这两年,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愈演愈烈。一些消费者反映,在线预订酒店、预约车辆时遭遇平台、电商杀熟。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一是在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通过提供可选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二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发送广告的,还应遵守《广告法》规定。三是明确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当前,电子商务经营者积累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交易记录等,并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个人画像,有目的地提供搜索结果,进行精准营销。
平台出现“大数据杀熟”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我们过往数据,如果个人对价格本身不敏感,就很容易陷入平台的杀熟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