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经济对国际贸易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外贸易在巴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和同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拉美国家相比,巴西的对外开放水平仍相对落后。
20世纪90年代,巴西利用本国优势,特别是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增加产品出口以此推动经济增长。政府制定了出口的地区战略和产品战略,除了传统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外,还逐步开拓了亚洲、俄罗斯、中东地区作为新市场,将大豆、牛肉、飞机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作为重点,使出口地区和产品更加多元化,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回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农业国际化程度大大提升,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关税、消除计算机等商品的进口禁令,并制定优惠措施以不断吸引外国投资。巴西企业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从中受益。
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巴西也希望通过开放增强本国在区域内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争取更重要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拉美一体化出现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新特点,在兼顾区域内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更加强调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性。
1991年,巴西同阿根廷等国组织成立了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旨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经济互补,最终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南共市成员国间绝大部分商品实行无关税自由贸易,并与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建立了对话或合作机制。南共市为各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利益,成员国间贸易和对外贸易增长显著,2014年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集团。
然而,由于过度依靠大宗商品出口,以及出于保护本国制造业等原因,巴西放缓了对外开放的节奏。
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莉亚·瓦尔斯·佩雷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自由贸易的角度来看,巴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巴西的开放进程在1994年后基本停滞,工业品平均进口关税仍停留在当时的14%左右,行政和税收负担沉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西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只存在具体商品协定,而没有建立自由贸易协定。
从吸引外国投资的角度来看,巴西又是相对开放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巴西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560亿美元,是全球第八大外资目的地。但最近几年,巴西外国投资流量出现连续下滑,高昂的生产和投资成本、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国内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使得国际投资者更加慎重。
佩雷拉认为,在现阶段内,巴西还不具备条件提出全面开放政策,但在国内经济低迷的形势下,一些工业部门已经迫切意识到需要推进对外开放进程,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对话与合作,避免巴西在全球价值链中孤立脱节。佩雷拉强调,要提高巴西的开放程度,首先需要提升生产力和服务水平,优化基础设施和教育,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要摒弃保护主义,在开放的机制下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索泓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