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印产能合作再度被不断提及,这盖因近期国内大量关于印度·中国城的报道。不过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这些报道“火”起来的背后有其项目主办方万欣晟控股集团的身影。
值得欣喜的是,印度·中国城让我们看到有诸多中国企业希望参与到中印产能合作中去。如果上述项目能够成功,或许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分一杯羹,这对于希望进入竞争激烈、环境复杂的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印度·中国城”是什么
“印度·中国城实际上类似于通常所说的产业园区,它具有生产功能,将集聚一些在中国产能过剩而在印度市场空间较大的产业。”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
白朋鸣认为,项目建成后,对于中国而言,其更有利于中国过剩产能的转移,参与到印度市场的转型发展中去,并助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印度而言好处也是明显的,这符合本届印度政府所提出的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制造业的规划,同时能够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
万欣晟控股推动这个项目的关键点也是为两国产能和资源合作搭建桥梁。其董事会主席李俊公开表示,印度·中国城落成后,万欣晟控股集团将会联合国内中小企业,在两年时间内陆续开设1000家中低端连锁超市,并引进超级批发市场。届时,中国城将形成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生产加工配套的产品,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据悉,印度只是该集团规划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目标是其在未来3年,将中国城项目覆盖到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人口密集型发展中国家。
白朋鸣认为,这个项目是有较大可行性的。从国家层面来看,该项目能够为两国经济带来有效促进作用,有利于两国经济合作共赢发展,得到了两国相关机构的支持。从企业角度来看,万欣晟控股也有一定的实力,能为项目顺利发展提供较好的资金、技术保障。
“不过,印度市场环境十分复杂,各国都看好印度市场,竞争激烈。此外,印度方面对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也不太稳定,有一定的限制,万欣晟控股对印度市场的环境熟悉度多大、短时间内能否适应还是问题。”白朋鸣说。
产能合作可深挖
报道称,上述中国城项目得到了印度驻华使馆等机构的支持。但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还没有看到印度方面的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中国城有两点切中要害:其一是希望通过项目带动中印产能合作,其二则是主打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目前,中国已有不少企业在印度投资,比如青岛海尔在印建有工业园区,不过中方投资主体仍以大型企业为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印度东南部比较发达,班加罗尔以及金奈都在这一区域,是印度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中印贸易关系是目前两国重要攻克的领域。钟飞腾指出,中印经济关系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贸易不平衡,中国顺差较大。同时,中印双边贸易额约800亿美元,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还不到一成。另一个应该看到的问题是,与其他方向上有区域经济安排不同,中国与印度,包括南亚整体自由贸易安排推进缓慢。“从发展模式上看,印度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出口并不突出,而中国是继承东亚出口导向模式从而吸引大量外资的。”钟飞腾指出,虽然有报道称去年印度吸引外资超过中国,但莫迪总理要推进向东行动的战略,还是最有可能向东亚出口模式靠拢,可以想见,未来中印双边贸易会增多。
钟飞腾表示,“理论上,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发展落差,但并不是差距越大越好。”比如,日本的产业先是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然后再到东盟较为发达的经济体,比如马来西亚。最近十几年,中国沿海地区也在向西部和海外转移,例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能成为全球纺织业仅次于中国的国家,也是产业转移的结果。“印度如果要升级产业,中国是争取的对象。”在钟飞腾看来,印度在经济发展阶段很符合作为中国产业转移目标,其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