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在生产线上拧螺丝,活干到一半,下班的铃声响了,工人会怎么办呢?美国人放下工具,立马走人。日本人会加班加点把手头的活干完才走。德国人则是把螺丝拧下来才走。德国人认为,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接手的人应按自己习惯的手法与节奏干完一个完整的工序,质量才能有保证。
追求产品质量几乎已经成为德国企业的一种“潜意识”,德国品质已成为全球高质量的代名词。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凸显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度融合。与德国品质相比,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在国际上一直深受诟病。
我国制造业大部分是以出口为导向,又以中小企业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司将运作侧重点放到了国外市场,成为“世界工厂”。然而,由于处于价值链低端,技术水平较低,加上缺乏激励机制和价格竞争压力,大部分公司都不愿意为“高质量”多花成本和进服务,从而导致了对我国产品质量的失望和不满。
如果说中德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是以大企业为先导,那么接下来合作的主力,将会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
雷曼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小企业变得十分无助。英、法、意、西等国已经严重“去工业化”。而德国却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今年又将扶持资金提高30%,至每年约3.2亿欧元。
在德国,现有中小企业约为37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较,德国许多企业采用学徒工制度,将技能岗位培训和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培养了德国式“工匠精神”,也形成了德国制造业专注品质优化和技术提升的“创新”和“创业”模式。
此外,德国制造还有一个“类似”的观点:不相信人。德国人坚信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问题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国人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坚决不让人做,这就必须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中小企业是各国经济活力的主导者和创新的源泉。根据2015年有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注册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新产品开发占比82%。
发达国家的优质中小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专利和技术,是优良产品、零部件和服务的提供者。而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产业,依赖低廉的劳动力为世界提供加工贸易品。受制于国内金融体系等制度不完善的因素,我国中小企业,长期研发和设备投资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升级转型期,政府必须出面,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重重压力,帮助其过山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