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转账后可以对自己的转账行为提出异议,并有权要求立即冻结对方账户。银行可在规定时期内帮助用户追回因诈骗而损失的资金。此外,各大通信运营商在政府部门建议下开始联手行动打击自动呼叫电话
近日,国内接连发生电信诈骗案,甚至导致受害者意外身亡。
从骗子到通信运营商,再到监管部门,最后到受害者,电信诈骗过程中的立法执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改进?美国社会电信诈骗同样猖獗,不过,近日各大通信运营商在政府部门建议下开始联手行动打击自动呼叫电话,不久的将来这一现象有望得到改观。
个人企业都是“目标”
有统计显示,在美国,平均每分钟就有大约5个和诈骗相关的电话。联邦贸易委员会接到的“不必要电话”投诉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伪造显示银行或政府机构诈骗电话达到创纪录的170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每月关于自动语音的投诉更是超过2009年的三倍。财政部税务总局监察长也指出,从2013年十月起已有73.6万多个诈骗案例,超过4500名受害者付给骗子的钱超过2300万美元。
据媒体报道,去年联邦机构破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桩冒充税务部门的诈骗案,这个诈骗集团从2013年以来导致的受害者当时统计超过3000多人,诈骗金额超过1500万美元。在一些同类案件中,骗子居然掌握只有国税局才有的税务资料等信息。
是不是美国民众比较好骗?其实,连律师事务所也经常成为电信诈骗的对象。纽约华人律师黄晓夫说,他的律所最近还收到不少假借代理诉讼名义的电子邮件。这种瞄准律所的诈骗伎俩往往是通过假支票预付一笔巨额诉讼费,或者要求代收一笔天文数字的遗产,用假钱骗得律所或律师的真钱。
银行有责任协助追赃
美国在联邦层面治理电信诈骗主要依靠两部法律:1991年通过的《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和2003年通过的 《控制非自愿色情和推销侵扰法》。两部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向消费者发送与商业营销、产品推广、服务广告有关的垃圾短信。用户只能在两种情况下接受此类手机短信:一是明确表示同意接收;二是这些短信用于紧急情况。
在实践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根据《电话消费者保护法》推出“拒绝电话推销名单”免费登记平台,任何向平台登记用户发送未经同意的商业营销、产品推广、服务广告等垃圾短信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鉴于电信诈骗花样多端,立法除了监管通讯渠道,银行方面也有责任帮助打击犯罪。美国法律规定:当事人转账后可以对自己的转账行为提出异议,并有权要求立即冻结对方账户。银行可在规定时期内帮助用户追回因诈骗而损失的资金。
美国的银行诈骗罪名最多可以判处30年监禁,并处100万美元罚款。不过即便立法执法已经这么多年,但从数据看,美国的电信诈骗仍然防不胜防,现象并未得到根治。
通信巨头正联合行动
就在本月,美国媒体报道,AT&T、苹果、谷歌、Verizon等美国通信领域巨头,联手组成“反自动呼叫电话打击行动组”,将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合作,共同打击日益猖獗的自动拨号电话诈骗犯罪现象。
这一组织有望开发主叫号码ID识别技术,来屏蔽那些假号码拨出的电话。他们的另一项计划是推出一个防盗链清单,捕捉和阻止使用这些官方号码在美国以外拨打的电话。据报道,之后还会有欧洲的通信服务商和手机品牌巨头加入到这一联合组织。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新闻网站在本月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近年来有一个名叫Nomorobo的呼叫屏蔽服务在VoIP网络电话领域颇为流行,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一免费服务已经封锁了约1.18亿个自动呼叫电话。不过,Nomorobo的创始人抱怨传统的固网电话大公司不愿和他们合作。
这篇报道在最后提出了一些现阶段民众可以自我防范的办法,包括提供了一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最近发布的如何减少骚扰电话指南。这也侧面印证了尽管相关法律看上去已经很完善,现阶段美国监管部门对付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汤姆·惠勒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信巨头们的不作为。随着“反自动呼叫电话打击行动组”的成立,这一现象有望反转。
黄晓夫认为,这些美国通信运营商由于都是私人公司,合作过程中相互之间是否会在涉及隐私和数据的利益上扯皮是一个问题,关键还是看牵头的政府部门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大企业如果能在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合作,对民众的利益会有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