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英媒称,随着世界最主要纺织品生产国中国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不断上升,国际纺织品买家正在日益脱离中国市场。
据路透社网站2月14日报道,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比耶拉地处意大利北部的毛织品产业的心脏地带。这里的工厂主说,由于与中国的价差日益缩小,以及客户需要在更近的地方进行更灵活的生产,这些工厂正重新赢得较高端客户的青睐。
中国无疑仍然是世界纺织品行业的领军者:中国国家统计局、工信部以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纺织业目前有从业者460余万人,对GDP的贡献率达10%,2015年包括服装在内的纺织品出口额合计284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87元——本网注)。
报道称,但该国劳动者薪酬的年综合增长率超过12%,高于经济增速,单纯从价格来看的竞争力已经不足。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棉花和羊毛等输入资源的成本上升、基本制造业设备的进口税高企,以及环境方面的规定造成的成本增加。
去年9月,政府发布了纺织品行业的五年计划。该计划承认,成本上升正在削弱该行业在国际上的优势,此外该行业还面临技术更先进的发达国家(比如意大利)以及工人薪资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双重打击”。
来料加工吸引力下降
根据国际纺织品工厂主联合会(ITMF)发布的数据,在2008年至2016年间,意大利纺线和中国纺线之间的人工成本差距缩小了约30%,从每公斤0.82美元下降至每公斤0.57美元。
根据ITMF的统计,一名中国纺织工去年的时薪是3.52美元,比2014年高了25%,尽管这只相当于意大利纺织工时薪(超过27.25美元)的一小部分,但意大利纺织工的时薪在同一时间段仅增加了9%。
香港纺织商会会长、华峰集团CEO萧卢慕贞说:“当中国的工资不再那么低以后,把材料千里迢迢运到中国、再把制成品运回欧洲的做法远远不像过去那么有吸引力了。”
“他们宁可把生产线搬回欧洲。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短距离同样成为一种优势,因为当前的西方服装品牌面临提供更多款式的压力,而且顾客对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品牌的供货商必须位于更近的地方,生产速度也必须提高。
意大利睿达纺织公司CEO埃尔科莱·博托·波拉说:“在中国……他们的供应链(和我们)并不接近,而且很分散,这使(意大利)获得竞争优势。”
根据意大利纺织和服装联合会的统计,在去年的前10个月,中国对意大利的纺织品出口额下降了8.7%,至3.47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30元——本网注)。同期,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额则增加了2.8%,至1.65亿欧元,尽管意大利去年的纺织品出口总额下降了2%,至43亿欧元。
产品可追溯性受重视
对买家而言,产品的质量和透明度同样很关键。
意大利托莱尼奥1900纺织公司董事长乔瓦尼·杰尔马内蒂说:“过去,由于(各品牌)支付的金额比现在少得多,它们对质量熟视无睹。”包括该公司在内的若干生产者对路透社记者说,客户现在重新开始希望物有所值。
米兰综合技术研究所的亚历山德罗·布伦说,各品牌同样关注产品的可追溯性,它们希望避开潜在的名誉风险。
生产者说,尽管供应商不愿意说出它们供货的具体品牌、以便保护商业机密,但若干国际服饰公司正开始使用意大利毛织物,这样就能在产品标牌上标注具体供货厂家、以便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了。
意大利快时尚品牌贝纳通说,它在一条新启动的专门生产限量版无缝羊毛衫的“意大利制造”生产线中,使用了托莱尼奥1900纺织公司的纺线。
买家变更进货渠道
在距离比耶拉9000公里开外的人潮涌动的广交会上,一些买家说他们正把进货渠道从中国转移走。去年底参加广交会、以便为自己位于乌克兰的大码服装公司采购原料的奥列西娅·普雷伊马克说:“我们现在从中国进货的数量已经比两年前少了60%。”她说她的公司目前越来越多地从土耳其采购布料,因为考虑到质量、价格以及与欧洲临近等因素。
许多受访的制造商和买家都表示,目前还为时尚早,没有显示这一外流趋势的数据。
中国方面的数据显示,在去年前10个月,中国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额增加了1.4%,但是去年10月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4.1%。(编译/冯雪)
2016年11月15日,一名工人在车间生产高档西服。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