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5月12日电 通讯:中企承建项目助力肯尼亚古老海港焕发生机
新华社记者 潘思危
“太震撼了!”看到眼前的施工景象,肯尼亚NTV电视台记者拉班忍不住赞叹。
在肯尼亚东北部拉穆群岛附近,曼达湾一眼望不到尽头,700多米长的引堤从陆地伸出,工程车辆在25万平方米的人造陆地上穿梭,几百根钢管桩跃出海面,远处几艘大型施工船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承建的拉穆港1-3号泊位建设项目现场。
回望历史,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曾到访马林迪、蒙巴萨等地,拉穆群岛正处于必经之路上。拉穆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瓷器印证着这段中肯友好交往的历史。而今,中肯两国因拉穆港建设再次联系在了一起,600多位中肯建设者一道书写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2012年3月,肯尼亚联合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启动了“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项目包括铁路、公路和石油管线等诸多组成部分,总投资额约250亿美元。同年,中国交建从17家通过资格预审的国际公司中脱颖而出,获得拉穆港项目的承建权。
“在项目初期,海岸线边上什么都没有。”拉穆港项目部经理曾华彬介绍道。而如今,700多米长的引堤将大陆与约25万平方米的人造陆地连在一起。
“这里未来将成为拉穆港的港区和堆场,3个泊位建设下来,我们会填海1400万立方米,造陆面积90万平方米,打下1440根钢管桩。”谈起项目,曾华彬如数家珍。自2016年4月开工,一年来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截至4月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四分之一。
赞叹拉穆港建设项目的不只是记者拉班。谈起项目和中方技术人员,肯尼亚当地工人满是钦佩与赞美。钢管厂工人唐纳德说:“中国的工程师技术很好,教会我许多技能,让我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工人塞缪尔说,拉穆港项目提供免费住宿和医疗服务,这是他在以往工作经历中所不曾遇到的。已在中国交建工作5年的工人威克里夫表示,拉穆港的建设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为拉穆地区人民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36岁的焊接工人阿鲁沙表示,投身于这么大的工程,也是建设国家的一种方式,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据了解,目前拉穆港项目直接雇用肯尼亚当地员工500多人。未来,在建设高峰时期预计直接雇用1500人,中肯员工比例达到1比8左右。
“每位新员工到来后,先要上一堂安全教育课。”曾华彬说。项目部为每一位员工配发全套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还为临海作业岗位配发了救生衣。为保障肯方员工身心健康,项目部专门修建了宿舍楼和诊所,并免费提供给员工使用。
除此之外,拉穆港项目还很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修建引堤以避免破坏岸上的红树林;修筑沙袋围堰以防止吹填造陆污染海水;每天进行噪声监测以最大限度控制噪声污染……
“我现在正在中国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天骥’号上为您现场报道……”记者拉班一登上设备先进的“天骥”号就开始了采访拍摄,无数的肯尼亚观众将随着他的镜头了解拉穆港的建设进展和中肯工人共同发展进步的故事。
海风吹拂,碧波荡漾。车船忙碌,不见停歇。远处的红树林旁,许许多多中肯建设者的身影在辛勤劳作,古老的海港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