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德媒称,与特朗普的“当头棒喝”相比,第19次中欧峰会将会带来更为积极的信号。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5月31日刊登了对柏林墨卡托研究所欧盟-中国政策部负责人加斯珀的专访,摘要如下:
德国之声:经历了特朗普来访的“凄风苦雨”之后,中国是否会给布鲁塞尔带来“旭日阳光”?换句话说:对于特朗普的失望是否会促成欧盟与中国更加接近?
加斯珀:欧洲和中国目前在政治层面拥有的共同之处,比跨大西洋伙伴之间(欧洲与美国之间)更多。这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和其后政策,即便目前许多事情还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欧洲与中国政界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和有效,而这也要归结于华盛顿不可捉摸的外交外交政策上。中国和欧洲各国政府都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不太可靠,而且目光短浅。
德国之声:不久前,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欧盟对此采取质疑立场,并提出中欧在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上进行合作所必需的“八条原则”。其中很多内容可能会让中方感到不悦,比如更多的透明度、多边参与、经济利益各方均沾,欧盟的这一立场是否会阻碍中欧关系发展?
加斯珀:确实,欧洲对于新丝路项目迄今为止的看法是“建设性审慎”。许多计划中的项目会给北京带来经济和安全风险,而对于新丝路沿线各国也同样如此。
尽管如此,这一项目当然也有极大潜力,将尤其是欧亚地区的新兴经济区和重要的研发动力联系起来,这自然符合欧洲的利益。最近的峰会再次显示,重要的欧盟国家日益将自身经济利益与新丝路计划联系起来。
这一计划框架下设想的许多项目需要的一些特殊技术知识只有欧洲企业能够提供。比如旨在更新和整合中亚能源网的宏伟计划。欧洲企业也可以在监管单个项目方面作出贡献。此外,德国汽车业现在已经从新的亚欧铁路货运线中大幅收益,而这一项目也是最近三年来新丝路计划的产物之一。
德国之声:欧盟委员会2016年6月公布的“欧盟的新型中国政策的要素”中曾这样写道:“在深化及重新调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方面,签订内容广泛的投资协定是欧盟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欧中之间在投资协议方面进展如何?
加斯珀:目前欧盟与中国已经就此议题展开13轮谈判,最后一次是5月中旬在北京。尽管政治大气候有所改善,双方尚未能取得重大进展。本周的中欧峰会可能会为投资协议谈判带来新的动力。确实近来从北京也一直传出信号,一些特定的市场区域会进一步向外资开放。
资料图片:途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