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国际经济 >> 要闻 >> 正文

唤醒沉睡的电子宝藏(记者观察)

http://www.newdu.com 2017/6/16 人民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德国欧绿保集团下属企业员工在处理电子垃圾。

  资料图片

  美国惠普公司提供的墨水回收套餐,从左至右依次为免费寄返空墨盒的邮袋、新墨盒及包装盒。

  本报记者 高 石摄

  德国欧绿保集团下属企业员工在处理电子垃圾。

  资料图片

  日本东京目黑区某居民活动中心的小家电回收箱。上面标示字样:东京奥运会的奖牌就是从大家的小家电里变出来的。

  本报记者 田 泓摄

  随着技术的高频更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淘汰周期越来越短,转眼就变成“电子垃圾”,既造成巨大浪费,也埋下新的隐患。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成为各国共同的课题,不少国家使出的法子也是蛮拼的

  美国 构建便民回收利用体系

  本报驻美国记者 高 石

  美国建立了涵盖地方环保部门、制造商、零售商、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和行业协会的便民回收利用体系,25个州有相关立法。约90%的美国消费者认识到回收电子产品的重要性

  美国苹果公司最近在其《2017年环境责任报告》中颁布一项新计划,声称未来将停止开采稀有矿产和金属,通过100%回收材料来生产产品。一家名为蓝橡资源的美国创业公司,专门致力于电子废品中的贵重金属回收,目前已得到风投机构超过3500万美元的投资。这些例子都表明,在美国,电子产品回收是件受人重视,甚至有利可图的事情。

  目前,美国还没有统一的联邦法律规范电子垃圾的处理,但已有25个州有相关立法。尽管各州法律各有不同,但大致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规定电子产品回收范围主要包括电视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和显示器等;第二是由制造商承担收集、运输和回收电子废弃物的费用;第三是规定制造商必须在产品上标明自有或授权品牌的标签,向州环保管理部门注册和提交回收计划,并在公司网站上公布回收信息,每年还需缴纳一定的注册费用,否则其产品不得在州内销售。注册费一般存入州回收利用信托基金,用于当地的电子废弃物回收项目。

  在立法之外,美国还建立了涵盖地方环保部门、制造商、零售商、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和行业协会的便民回收利用体系。以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为例,居民不需要的电子产品,首先可以到零售商处处理,比如在电子产品销售企业百思买的门店中,都有专门回收墨粉盒、硒鼓和充电电池等的回收亭,每个家庭每天可免费向门店递送3件回收的电子产品,而且可以用旧电子产品换购礼品卡。如果在百思买购买家电并由其送货的话,还能得到免费回收一件家电的优惠。此外,阿灵顿县环保部门下属的电子产品收集和回收处理中心,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再有就是请专业的回收公司来处理,而不同公司收费各有不同。

  在这样的立法环境和回收习惯下,美国各大生产商公司也会提供回收服务。比如,如果消费者购买戴尔公司产品,不管替换下的旧电脑是什么品牌,都可以享受戴尔的免费回收服务。购买惠普公司打印机的消费者,也可以免费将使用完的墨盒寄回惠普公司,公司会免费邮寄消费者订购的新墨盒。其他进入美国市场的外国公司也会入乡随俗。

  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研究显示,约90%的美国消费者认识到回收电子产品的重要性,63%的消费者知道何处回收电子产品。尽管如此,美国电子产品回收中心创始人兼顾问沃尔特·阿尔科恩依然认为,如果美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工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问题不能解决的话,会导致成本增加,长期来讲很不利。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法规的统一和协调,这需要联邦政府发挥作用。

  德国 化废物管理为资源管理

  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德国确立了将废物管理转变为资源管理的理念,目前德国每人每年约扔掉453千克垃圾,其中有9千克属于电子垃圾,但这些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50%。目前德国共设立了1500个公共电子垃圾回收中心。根据《电子电气设备法》,到2019年,德国的电子垃圾回收率至少应达到65%

  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德国于2015年10月开始实施新的《电子电气设备法》。

  2012年德国确立了将废物管理转变为资源管理的理念,并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废弃物闭环管理的5个步骤:避免废弃物产生、再利用、回收利用、能源回收和处置。

  目前德国每人每年约扔掉453千克垃圾,其中有9千克属于电子垃圾,但这些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一半。根据《电子电气设备法》,到2019年,德国的电子垃圾回收率至少应达到65%。

  联邦环境署成立了电子废弃物注册基金会。基金会协调废弃物的流向、分配生产商的责任份额并监控其回收情况。生产厂商在电子产品进入德国市场前,必须向基金会提交注册信息,并且需要汇报每月产品在德销售情况及每年的回收情况。生产商有义务免费向公共垃圾中心提供电子垃圾回收容器。目前德国共设立了1500个公共电子垃圾回收中心。

  消费者可以选择将大型电子垃圾(如冰箱、电视、洗衣机等)运到公共垃圾站免费回收,也可以在购买新电器时要求商家快递员免费将旧电器拉走。小型电器的回收更为方便。根据新法规,店面超过400平方米的商家有义务在店内设置回收区域,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亚马逊等网络销售商。

  回收电子废弃物处理蕴含巨大商机。德国在环保技术和资源效率市场的规模高达3440亿欧元,居世界第一。仅闭环回收利用的市场规模就高达约170亿欧元,并将每年增长5.2%,超过4.4%的全球平均水平。以德国欧绿保集团电子产品循环再生有限公司为例,旗下工厂在德国每年机械粉碎小型电子废弃物4万吨,粉碎回收电视机和显示器约120万件。

  从电子垃圾中还能获得重要的战略资源。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举例说,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关键零部件,但德国等国家高度依赖进口稀土,未来可以从稀土成分含量很高的电子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如荧光灯、磁铁和电池)中回收稀土作为替代。

  日本 回收过程注重信息保护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 泓

  据测算,日本“都市矿山”拥有金6800吨、银6万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6%和22%。法律对回收过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

  日本是资源贫国,也是电子用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东北大学南条道夫教授提出“都市矿山”概念,通过回收拆解废旧电子产品中的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减少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据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测算,日本每年废弃小家电约65万吨,其中有用金属回收再利用价值约达844亿日元。按日本小家电全部存量计算,“都市矿山”拥有金6800吨、银6万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6%和22%。此外,还有15万吨的锂和2500吨的铂金处于休眠状态。

  2013年4月,日本实施《废弃小型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促进法》(下称《促进法》)。与冰箱、电视等大家电采取由零售商统一负责回收的制度不同,小家电回收办法由市町村地方组织自行决定。小家电回收对象包括手机、电话、USB、录像机、电脑等。回收方式包括在公共场所设立固定回收箱、小区设置定时定点回收站、集体回收和家电零售商上门回收等。不过,无论以何种方式回收,最终都必须交由经国家认证的有资质回收企业处理。

  《促进法》对回收过程中的信息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首先要尽到提示义务。市町村要在相关网站上设置信息安全提醒。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要告知提供信息删除服务的场所,回收站有志愿者进行指导。手机运营商要设计一键删除内存信息的专门程序。电子产品说明书应简洁说明信息处理方法。回收箱、回收车上需有清晰的资质认证标识。

  其次,要在回收和处理各环节全程防止信息被盗。《促进法》规定,无人看守的固定回收箱要内设防盗机关。家电零售商、垃圾处理站在接收废弃电子产品时,要确认个人信息是否已经删除,并对回收物品进行专库上锁保管。用户可将准备弃用的个人电脑送至邮局,并打印相关存根,防止包裹丢失。

  最后,回收精炼企业还会通过打孔、粉碎以及其他方式对小家电可能留存的信息做物理删除。

  澳大利亚 预约免费上门回收服务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 锋

  澳大利亚政府“国家电视和电脑回收计划”的目标是到2022年前后将电视和电脑的回收率由17%提高到80%

  澳大利亚每年产生超过14万吨的电子垃圾,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垃圾大都被送往垃圾填埋场甚至被非法转运至海外。2008年,澳大利亚第一个电子垃圾回收厂在悉尼建立,当时只有4%的电子垃圾得到了回收,而同期欧美国家的回收率有的达到80%。

  澳大利亚政府于2011年推出免费的电子产品回收项目“国家电视和电脑回收计划”。该项目由电视和计算机行业资助经营,目标是到2022年前后将电视和电脑的回收率由17%提高到80%。当然,这类服务并不是真正免费的,回收费用也已计入购买电子产品的价格之中。

  该项目首先从首都地区开始实施,从2012年5月开始,居民可以把淘汰的电脑设备等送到指定地点免费处理。记者在项目网站上看到,只要输入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就可以看到附近的电子垃圾回收点,包括详细地址和具体要求。

  悉尼市政府还特地印发了宣传手册普及相关信息。例如,电子垃圾中的贵重金属应该被回收重新使用。电脑屏幕和电视中含有毒的化学物质,如铅、汞、砷,因此不能将其丢入垃圾桶,会导致环境污染。悉尼政府每周还会在固定时间向居民提供免费上门回收服务。居民可以在网站上提前预约登记,然后将已登记的电器放置在家门口附近的路边,等待专门的卡车上门回收。

  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人均制造的电子垃圾数量居世界第二,而政府在电子垃圾处理问题上的立法却明显滞后,比如对电子垃圾的定义范围相对较窄,一些政策措施也缺乏透明度。报告认为,政府设立的电子垃圾回收点数量不够,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甚至需要到100公里以外的地方丢弃家电。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格雷斯勒告诉本报记者,澳政府的回收政策和目标或许在10年前是适宜的,“但如今人们制造电子垃圾的速度远远超过制造其他垃圾的速度,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了”。

  制图:李姿阅

Tags:唤醒沉睡的电子宝藏(记者观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